韩启章与魏驹听得目光灼灼。在智疾的讲解下,他二人总算是看清了棐林之战,赵军取胜的真正原因。
其实可归纳为两点。其一,赵鞅利用了联军的声势误导叛军。致使叛军做出错误的决定,失去了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其二,叛军太依托防御工事。一心防守却不敢正面出击。如此一来,叛军的战车完全沦为摆设,冲锋破阵的优势荡然无存。
难怪赵鞅会成为晋侯与智瑶忌惮的对手。这等城府与才智若非智疾老将军点破,他们根本看不出其中的奥妙。
韩启章想了想,称赞道:
“真是厉害。难怪家父曾言,‘天下敢与孙武子对阵之人非赵简子莫属’。可惜!黄池会盟之时,孙武子已弃南王而去。不然真想看看二人孰强孰弱?”
魏驹笑笑。
“呵呵。又说胡话。孙武子提兵三万可灭强楚。而我晋国与楚蛮争霸已久,尚需联合诸国之力伐之。孰强孰弱,一看便知。在我看来,赵简子不过如此。我晋人本就强于卫人。与一帮叛军贱奴对战。赵军并非以八万对五万,而是以八万对两万五。若是不敌,那才是丢了我晋国的颜面。”
在他看来,五万卫军几乎没有战力。百年来,卫人羸弱不堪。晋国虐菜,从无败绩。
随后,魏驹与韩启章又开始聒噪起来。智疾面色沉重,握了握拳,眺望着戚城的方向。
他已年迈,枯瘦的脸上满是岁月的沧桑。或许这将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战。如同赵鞅一般,在垂暮之年能有幸指挥大军为国征战,对于久经沙场的老将而言乃是无上的荣光。
智疾思考着两位世子方才的戏言。战车颠簸着缓缓前行。
赵鞅不敌孙武,这无需比较。而他亦不是赵鞅的敌手。然而,赵鞅即便有心超越孙武已然苦无机会。而他若想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军事才华远胜过赵鞅,眼下便有这样的机会。只要先赵鞅一步攻克戚城,便是最好的证明。
智疾想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哪怕最终的结果是不敌对方。至少能公平的与之站在同一舞台,一同较量。如此华丽的落幕方式,让他既满足又期待。他回头眺望,蜿蜒的大军在夕阳的映衬下是如此的壮丽与辉煌。
同一时刻,大公子姬舟在侍卫长宁长的陪同下与两百护卫离开了戚城。王诩等人在正午时分便到达了戚城。一路急赶,初次骑马的姬章叫苦不迭。且不说旅途颠簸,姬章一把老骨头险些散架。加之,老人以穿胡服为耻,一路的疼痛难以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