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元?五块钱?
王诩一脸懵逼。少女蕙质兰心,自是看得出,他不知伍员之名。随后,稍作解释。
“伍员本为楚人,其父乃楚国三公的太傅奢。后来全族被楚王所害,伍员只身逃入吴国。吴王怜其身世,惜其才华,任伍员为上卿。伍员感念吴王知遇之恩,后与挚友孙武一同辅佐助其成就南王霸业。”
听到孙武的名头,王诩大抵是猜出这伍员的身份了。
“噢!原来是伍子胥啊。”
春秋时期,男子通常在行过冠礼后,会由长辈或师长赐下字号。当然赐字号的风气仅是在贵族圈内流行,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有些出自寒门的士人则是在功成名就后,才会拥有字号。而这字号大多是有名的学问大家或是君父评定赐予的。如同官职爵位一般,极有分量。
在人物称谓上,投效别国或是多叛国者,则会在称谓上去掉国名,改为和后世一样的姓名称呼方式。
“正是。前些天齐国传来消息,伍氏后人在齐国遇害。若是将范蠡之死与伍员联系在一起,不难看出,勾践...将死。”
“噢!我明白了。公文是卫侯的意思,难怪他会如此谨慎,原来是怕得罪越国。”
司寇府的公文中只提及越人入境,加强守备,却不明确做出指示。譬如,抓获行凶的越人后该如何处置?看来卫侯是打算逆来顺受。
转而一想,勾践已是公认的霸主,没必要在临死前兴起战事。这不是坑自己的继承者嘛?或者说,勾践不想让子孙过得太过安逸。所以订下北上伐卫的国策。想到这里,王诩面露惊惧。
“一定是这样的。越国的新君想拿卫国来立威。”
他如此笃定是因为历史上春秋五霸之后,就没了越国。根据王诩的猜测,这段时间一定是爆发过一场诸国间的大混战。不然昔日的南方霸主又岂会平白无故的消失。
看着王诩丰富的面部表情,姬兰失笑出声。
“呵呵...卫诩!我还以为你有多聪明呢。难道看不出来,勾践此举是为了给太子剪除威胁?越国断不会兴兵伐卫。他们...是在找人。”
姬兰的话将王诩从恐慌中拉回。他稍稍平复了心情后,仔细推敲少女的意思。一刻钟过去,仍不得解。
“请主公明示。”
“孙武子。”
由于只是例行通知,王诩不宜逗留太久。在结束谈话后,便匆忙离开了邑主府。在返回野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