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叹息摇头。
这时他看见前方一所房子,屋顶的一角有个人影。
原来是闫胜,正盘膝坐在瓦面之上,身旁放了一个灯笼。他将“静物剑”解下放于左侧,长剑“龙剑”则横卧在腿膝之上。
王守仁走到屋子下方,闫胜急忙起立作个礼。
“我们几个决定今夜轮流看守。”闫胜解释说:“我是第一个。”
“燕少侠辛劳了。”王守仁朝上拱拱手。闫胜想要从屋顶跃下。
“别下来。”王守仁却挥手止住他,就掠起衣袍,从屋子侧面的窗槛往上爬。跟从他的两个门生,一个是年纪较长的余焕,另一个正是黄璇,他们急急把灯笼塞给后面的县民,上前去帮助王守仁爬墙。
王守仁是个全才,年轻时也曾苦习射箭击剑,体力不弱,否则也捱不过在贵州龙场那几年的艰苦岁月。虽然年逾四十,他三两个动作就已爬上了屋顶。倒是后面的余焕和黄璇比他还要吃力。
三人都上来后,小心踏在瓦面上。闫胜又对两个王门弟子打了招呼。
“这里确是不错。”王守仁看过去,屋子正在县城正中央,四面的房屋仿佛都在黑夜中沉睡。人在高处,任何一面传来异动声响,都能马上辨别出方向。
王守仁和闫胜在屋瓦上并肩而坐。闫胜此刻近距离与王守仁面对,又想起日间初次见他踏出马车时的那股气势,还有庐陵县百姓对他的崇敬信任。灯笼映照出王守仁那透出睿智的眼睛。
“少侠年纪多大?”王守仁微笑问。
“刚满十八。”闫胜略带叹息地回答。在来江西的旅途上他过了生辰。回头一想,十七岁在青冥山的无忧日子似已很遥远。
“这个年纪闯荡江湖,也不算早啦。”王守仁说:“我呢,十一岁就离了家,跟爷爷上京读书去。到你这年纪已经成家了。”
“我听说过啦。”旁边黄璇笑着插口:“先生洞房那一晚,竟然跑了去道观,跟道士彻夜谈养生之道。”
王守仁和弟子都哈哈大笑。王守仁摸摸胡须:“年轻时我确是有点痴啦。还想过要修佛参禅呢。”
“为什么后来没有呢?”闫胜问。
“佛家出世之道,终不合我的性情。”王守仁说时,脸上又现出那股刚直的气概。
闫胜深深感受到,眼前是一个立志为天下苍生做事的人。
“我听弟子说了。”王守仁又说:“燕少侠乃师承青冥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