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说事儿,说服力简直是太强大了。
只不过这样的理论万万不能外传,此时的计划生育已经上升到了基本国策,谁都不可以触碰的。
当计划生育放松,允许生第二胎时,有人问黄瀚,你想不想生二胎?
黄瀚苦笑连连,心道:身强体壮时不让生,没几年都奔五了,生二胎?我还不知道有没有命把孩子抚养成人呢!
黄瀚没有参与讨论生不生的问题,因为他其实有点抵触当下的生育政策,担心自己的言论过激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况且他已经做了准备,计划生育计划不到他头上!
所以黄瀚一直在陪着邱老师聊。
安俊祥的厂子办得红红火火,九一年营收达到四千万,一半是外销,盈利以美元计达到一百五十多万。
故而安绍飞夫妻俩带着孩子回来过年的花费不值一提。
所以他们过年回来时都是坐从香港中转的飞机,每一次都陪邱老师住上至少半个月。
三水市在高速发展,如今已经是地级市,这段时间开工的项目多得很。
现在的安绍飞已经不再抵触回大陆发展。
他认为投资办个外语学校可以考虑,有意在沪城发展。
出国热方兴未艾,过两年,中央电视台播出北京人在纽约后,渴望出国的人更加多。
九二年就在沪城办英语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托福考试辅导,签证面试培训,说不定能够做大做强!
黄瀚当然愿意出谋划策,表态跑手续,拿地建设校区都不是个事儿。
还表态,如果安绍飞夫妻俩愿意,他可以参股。
邱老师最期望儿子能够回来,极力促成这件事,最后安绍飞下了决心。
这也是因为安捷、安北都已经成年,一个读大二,一个今年夏天考大学,他们夫妻俩可以放开手脚了。
既然决定了就速战速决,黄瀚跟安绍飞夫妻俩约好了,正月初五就去沪城,正月初六各部门一上班就办理相关手续。
九二年其实是改革开放的转折点,这一年全国注册的公司恐怕得以十万、百万计。
伟人都说过,沪城开放晚了,要迎头赶上!
这时有台商在沪城投资兴办英语专业学校,黄瀚有理由相信,即便没有沈建华、姜晓娟等等帮忙,事儿也容易。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更加开放的沪城很欢迎台商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