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原唱歌曲后来被太多人翻唱,成为臭大街的迪斯科舞曲,翻唱的中文歌数《路灯下的小女孩》最出名。
黄瀚的青少年时代,正是全民跳舞的时刻,每每听到这个曲子就想起自己和一群少男少女在简易的歌舞厅或者工厂、机关举办的舞会上跳舞的场景。
可惜找来找去都没找着,有可能此时还早,原唱的磁带还没有问世。
最后黄瀚几人买了七八十盒磁带,其中包括用来学英语的十盒,花了二百多块。
一个摆摊的小贩见黄瀚五人识货又有钱,主动凑上前满脸堆笑,问道:“你们想不想买那种可以别在身上听歌的收录机吗?”
“别在身上的收录机?你说的应该是随身听吧?”
“哟!连这个你都懂?就是随身听,日本原装的,我哥哥的店里有得卖!”
“真是日本原装的?”
“这东西大多数是日本货,台湾、香港的货很少见,我们国内恐怕根本造不出来。”
“行,你哥哥的店远不远?不在这条街上我们肯定不去。”
事儿都办成了,更加要注意安全,黄瀚可不想为了可有可无的随身听去冒险,绝不会跟着陌生人离开繁华地带。
那小贩连忙道:“当然在街上,几步路就到,我这就带你去看看。”
小贩立刻把磁带摊子收了,背起他的那个大编织袋领着黄瀚来到了一个恐怕只有四个平方的小店里。
这个门脸太小很不起眼,应该是哥儿俩合伙开的一家小店,黄瀚来来回回在这条街走了许多趟,都没进这种小店。
也是因为这个小店不吸引人的缘故,兄弟俩这才分出一人去人流量最大的地方练摊儿。
店老板手里只有两个索尼磁带播放机,没有录音和收音功能,个头不算太大。
这货假不了,因为国内暂时还不可能仿制得这么精致,耳机当然不可能是那一种小小的可以塞进耳朵里的那一种。
而是那种发报员戴的那一种。这种耳机虽然大,但是对听力的伤害要小许多。
店老板心有些大,开价一百五十块,黄瀚知道这种单放机的价值,咬死一百块不肯再加一块钱。
最后黄瀚赢了,掏了两百块拿下,当时就说好了,这是给黄馨和黄颦的礼物。
没办法,这个小店里没有五个,做不到一人买一台,只能女士优先。
黄瀚几人不死心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