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华有心理准备,认为张芳芬肯定要照顾人情,说不定她决定的名单会被换掉一半人。
谁知根本不是这回事,张芳芬和打着哈欠的黄瀚看了看,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张芳芬当场签字同意,让宋春华明天发榜,后天就让这二十二人上班,并且重新排班,执行两班倒。
认为得到了尊重的宋春华心里喜欢,看来以后跟张芳芬搭档不会成为泥菩萨,她乐滋滋回去了。
第二天二十二个女工正式上班,当天中午黄瀚就带着高秀红等等托了关系的十八个女工来参加排班。
被县委指名道姓要特事特办,效率高得出奇。
三天后,“自强服务公司”的手续下来了,三水镇领导班子亲自上门送营业执照和招牌,一路上还有三水镇的宣传队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三水镇一把手和钱国栋为“新风服装箱包厂”正式挂牌,炮仗放了一箩筐。
其实在挂牌前一天,不连方桂兰四人,已经有四十八个女工正式上班。
厂里半个月前增添了八台沪城生产的工业缝纫机,加上二十台租赁的缝纫机,完全能够满足四十四缝纫女工使用。
还有三个有裁剪手艺的女工专业负责出样、下料,何爱凤被委任为半脱产的车间主任,厂长是经理张芳芬兼职。
刚刚上班的女工们由何爱凤为首的八个女工培训了半天,第二天就开始缝纫“喇叭裤”,人人都能够胜任,只不过有人手脚慢些罢了。
缝纫裤子最简单,黄瀚不急于求成,先让女工们熟熟手。
他明明已经确定了两款牛仔衫、一款夹克衫也不在这个月生产,而是准备留到下个月推出。
有了集体的牌子和招募几十个女知青的光环,布料问题果然好解决。
宋春华拿着“自强服务公司”的介绍信找到东方红布厂,人家厂长二话不说就批了,并且答应把“新风服装箱包厂”的用量纳入生产计划。
其实人家答应得这么爽快不仅仅是集体的牌子和黄瀚家的名气,最主要的原因是县委王秘书给厂里打了电话,要求“东方红布厂”给“新风服装箱包厂”供应布料。
并且指示只要能够证明“新风服装、箱包厂”是用于生产,不是用于倒卖,必须满足该厂的生产需求。
这个时代有许多条条框框都不合理,计划物资做出来的商品未必就是计划商品。
比如说买布要布票,买现成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