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和几个随从还有镇丞和铁牛一帮人,去了靠山村,与村长他们汇合后朝山上走去。
到了山上后,村长把上山躲避战乱后,李秀带着大家开荒种田的事,向何知县解说了一番。
何知县看着山上整片,金黄色波浪一样的稻谷,高兴的笑道,“好,本官会向朝廷上凑,你们靠山村村民吃苦耐劳的精神。”
何知县亲眼见证了亩产,心满意足的下了山。
李秀把选种晒种和催芽的法子,和如何开造梯田,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都仔细记下后交给了何知县。
何知县拿着回到彭城后,把李秀的记录和龙门镇有多少户粮食增产的消息,都上报到了朝廷。
李秀送走知县后,和石头到把镇上的铺子开了出来。
秋收结束后,李秀家靠山村的那片坡地,和李家村的山地,都收回了大批豆子。
姐弟三人开始大批量收购黄豆,李秀收购黄豆的法子灵活,大家可以拿豆子来换粮食,也可以换豆腐,换酱油,也能卖钱,绝大部分人都把黄豆卖到了李秀家。
豆子收得差不多了时,李秀对石头说,“豆子已经收得差不多了,其他的就慢慢让生子和沈婆子他们慢慢收。我们去把靠山村的房子扩建好,就开始动手酿制酱油了。”
石头不解的看着李秀说,“姐,庄子里也能酿制啊?”
“靠山村的房子上面有山泉水,酿制出来的酱油味道更好,你看我们家的酱油味道,是不是比其他家的好。”
石头回味了一下,先前买回家比对口感的几家酱油,确实没有自家的好,原来是水的原因吗?
石头把疑惑对李秀说了,李秀说,“酿制工艺占一部分原因,水质也很关键。”
石头明白了,点头道,“哦!既然如此就去那边酿制吧!”
李秀回到靠山村,找到赖三,把扩建的计划和修建图纸给了赖三,把活包给了他。
李秀这次把院子前后和旁边的几亩地全部扩了进去,做了几十排晒架,砌了几排灶膛和烤架。
又去石匠家定制了几盘大石磨,再买两头骡子回来拉磨。
石头把竹管用桐油刷了两遍,从山下挖了沟,一路埋到山上,通到山洞里面的水潭里,把山泉水从山洞里接到山下的作坊里,又去定制了大批的土陶缸回家。
作坊建好后,石头和铁牛专门跑了一趟彭城,到衙门登记了作坊,和铺子,批了盐条,买了大量的盐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