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觉得长度重新制定的话,要先确定基本长度,比如用圣上臂展来确定,然后再细分开来。”
工部尚书道。
“胡闹,怎么能够这么草率,这样制定出来的长度,依旧不够精准,跟原来的有什么区别?”
李重俊反驳道。
工部尚书和工部侍郎低头不语,要是这样的话,他们也无可奈何,这长度干脆不要改好了。
李重俊见他们不说话,也不为难他们,以他们的眼光局限性,也无法做到现代化的精准。
“在该长度之前,朕决定先改时间,原来我们使用的是一天十二个时辰,现在我们将一个时辰分为两个小时。”
“就将一天的时间,定为二十四小时,一小时六十分钟,一分钟六十秒。”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李重俊道。
“圣上,现在是戌时一刻!”
余远恩道。
“戌时一刻,那现在就是十九点十五分,全是用数字来表示,会非常准确。”
李重俊道。
工部尚书和工部侍郎点了点头,觉得李重俊说的有道理。
“那长度又改如何重新定制?”
工部侍郎问道。
李重俊心里盘算着,该怎么来改才合适,怎么来确定长度米的定义。
要知道,米的定义起源于高卢,一米的长度最初被定义为通过高卢首都的子午线上。
从地球的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并与随后确定了国际米原器。
随着人们对计量学认识的加深,米的长度定义已经修改,才最终确定下来。
在大唐,根本没有本初子午线的概念,跟他们说这些相关的知识,他们也都听不明白。
那要怎么跟他们说,有米的长度?
为此,李重俊很是头疼。
“系统,可有什么办法,解决米的问题?”
李重俊在脑海中,询问系统。
“以现在大唐的学说来看,根本不可能像现代化一样,定义米这个基本长度。”
“不过,你可以用钟摆来定义一米的长度,钟摆摆动的时间,是跟摆的长度有关。”
“钟摆来回摆动一下,时间等于两秒,那么这个长度就可以定义为一米。”
系统声在李重俊脑海中响起。
李重俊一愣,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钰泓 作品《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第137章 重定度量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