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军礼不严,严重渎职。”
“今日,朕杀他们是为了以正军威,严肃军纪!从今往后,谁要敢渎职,定斩不饶!”
李重俊给出杀人的理由。
军容不整,兵马毫无战斗力,就是因为郭元振治军不严所致,不杀他何以正军纪!
张说急忙劝说:“圣上,兵部尚书郭元振有功于社稷,怎么能随意斩杀,即便他有重罪,也应该给予宽恕!”
其他大臣也站出来,为郭元振求情,即便是因为郭元振治军不严,导致讲武时军容不整。
可也罪不至死,何况,郭元振还为大唐屡立功勋,为大唐打败突厥、吐蕃,拓地一千多里。
用功勋卓著来形容,也不为过!
何况,军容不整,队伍散乱;真的是因为郭元振的原因吗?
其实不然,这次讲武,不过是仓促间汇集来各地兵马,很多兵马离这里远。
能在从讲武的命令发出,然后,赶到骊山脚下进行讲武,已经实属不易,军容不整,也算情理之中!
这些完全不怪郭元振,何况,大唐的府兵早已崩坏,多地的府兵缺员。
早已不是当初的府兵,有足够的人员,还能经常训练。
现在,站在这里接受皇帝检阅的,大多都是临时招募而来,没有多少训练的兵马。
再加上,这些大军来到这里,还没有来的及训练磨合,就要接受皇帝检阅。
队伍与队伍之间,没有磨合,无法配合,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
所以,这一切的罪责,不应该推到郭元振头上,即便有错,也是罪不至死,何况,郭元振还有功于大唐社稷。
其实,大家心里明白,郭元振早年跟李隆基走的很近,因此,在李重俊看来,郭元振属于怀有贰心的臣子。
杀郭元振,是为了震慑那些怀有二心的臣子。
借郭元振的首级,来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至于唐绍,更是无妄之灾!
“众爱卿既然为郭元振求情,念在他曾为大唐建立功勋的份上,朕可以饶他不死!”
“但,死罪可免,获罪难逃!从今日起,革去其兵部尚书之职,流放到新州!”
“至于唐绍,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李重俊重新改变宣判,流放郭元振,斩杀唐绍。
唐绍面如死灰,他心里明白,今天他在劫难逃,说什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钰泓 作品《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第80章 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