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差不多!”回艺瞬间就来劲了:“我十六岁就去考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那是我妈妈的母校,也是打从三岁就开始有的梦想,我考了一次,没考上,又考一次,你猜怎么着?”
回艺问的神采飞扬,弄得明星不得不跟着好奇:“怎么着?”
“就又没考上呗!哈哈哈。”回艺莫名其妙地笑得很是有些开心。
非常奇怪的笑点。
“然后呢?你就来了大夏?那还真是和我挺像的。”
这经历,简直惊人地相似。
“才不是,你不知道我现在十八岁了是吧?我十六岁考,十七岁考,今年十八岁,我又考了一次,我一共考了三次,你想知道最终的结果吗?”
“第三次也没有考上,然后劝我也不要考,是吧?你应该是第609个,劝我不要第三次参加高考的!”
“才不是!我考上了。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钢琴系的录取通知书我都拿了!”回艺很兴奋。
明星一脸的怀疑。
回艺赶紧加码:“录取通知书还发了电子邮件给我的,你要不信,我回头可以给你看。”
“我不是不信,我是不明白,你既然考上了,为什么没去柴可夫斯基,来了大夏?”明星阐述了一下自己的疑惑。
“就可能,我以为的梦想,其实并不是我的梦想。”回艺自己也想过这个问题。
或许,每个人,都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了解自己。
可能,有些梦想,在成真的那一刻,就成了梦碎的时刻。
越是执着地想要得到,就越有可能在得到之后,发现被满足的,就只有自己的执念,而不是那个有着执念的自己。
明星对任何形式的劝说,都有着天然的抵触:“你是想用亲身经历劝我放弃北大法学?”
“才不是,我觉得你应该再考一次!不都说事不过三吗?才两次算怎么回事?”
回艺不仅不劝,还添砖加瓦:“你只有考上了,才能确定,究竟是梦想成真,还是梦醒时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