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都是在被安排中过来,他只能苦13的被动接受一切。
幼时让他读书让他一定要成才,是父母耳提面命给他的命令与任务。
娶梅氏是父母安排。
成婚后缺衣少穿什么都要靠妻子的他同样在妻子面前硬气不起来。
中秀才后进衙门靠的是岳父。
能当上县令靠的还是岳父。
之后在长铭县任县令依旧还是要靠岳父亲的关系网。
可以说,在离开长铭县之前,杨县令就从来没有能硬气的说‘不’的一天。
估计是憋得狠了,心里压抑着压抑着就爆发了。
来到仙丰县后不到半年他就纳了第一房小妾,之后就是接二连三的小妾进门。
呆板又总是在他面前盛气凌人的嫡妻,与温柔写意的小妾相比,自然是小妾们更得他的欢心。
远离了长铭县,对杨县令来说是连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更加的清晰,似乎整个人都脱胎换骨,他终于活得像个人了。
九福一脸鄙夷的‘啧啧啧’着蹲在杨县令面前,“商户地位低,学子个个未来可期,你的过去在咱们禺国并不是没有,相反着非常多。”
地位低就意味着有时本属于自己的东西会保不住。
地位低也意味着哪怕穿得再光鲜亮丽走出去依旧腰板挺不直。
地位低更意味着明明我已是家财万惯却总是要为他人做嫁衣的不甘。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读书明事理,读书能做官,一旦读成能让整个家族的地位都跟着提升。
这就是为何再穷再苦,但凡能挤得出银子来,许多人哪怕是整个家族、整个村一起供,也要供出个秀才、举人来。
自然的,许多的本就不缺银子的商人,便会选择自己看好的学子资助。
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家的子孙将来必会学有所成,多投资几个,但凡其中有一个成功了,对于商人来说就是投资成功了。
“梅员外乃一方乡绅之首,银子他多得是,我可不信当年他帮助过的学子只有杨大人你一个。”
忘恩负义的鼠辈。
九福此刻已是阴沉着脸,全身上下都弥漫着‘我想杀你’的气息。
不只是令原本哀哀戚戚一副‘我好苦啊’的杨县令‘嗝’的一声哭不下去,也让君槿澜等人对他突然的情绪外放感到诧异。
君槿澜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