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发放了太多的票据,其中一部分流落到了民间,很多真正需要镜子的百姓,受了很大损失,这部分百姓不能不管,不然会影响皇家银行的声誉。用抵用券,再加上300文,换取价值两贯的铜器票据,这样就把散落在民间的票据都收回来了。”
这个办法一说,曹佾反应很快,他做了这么多年生意,立刻想通了其中的诀窍。
首先,抵用券换票据,两贯对两贯,那300文算是溢价,老百姓基本上没有损失。当然了,有人不需要那么多镜子,就只有日后转让出去了。
对皇家银行来说,把这部分票据妥善回收,就等于减轻了挤兑的压力。
而且以纸片换纸片,皇家银行并不需要拿出真正的现金。以当下的琉璃镜售价计算,利润还是很丰厚的,尤其是能借机扩大市场占有率,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早就知道苏八娘聪明,没想到这么快她就把金融的玩法都学会了,真是让刮目相看,王宁安都连连点头赞叹。
“苏姑娘给我们打开了思路啊,民间的票据可以这么收回,那民间的铜器,也可以如法炮制。用琉璃镜兑换铜镜,一对一,以物易物!”
眼下琉璃镜的价格是500文,铜镜不足300文,也就是说,用铜镜换购,有一倍的赚头儿,不用问,京城很快就会出现许许多多拿着铜镜换购的人群。
问题只剩下一个,那就是琉璃镜的产量够不够?
“这个不用担心,我已经让工匠进京了,把琉璃的配方献给陛下,然后由皇家银行贷款,在京城设立琉璃作坊,全力供应。”
白氏说的十分轻松,大家伙又是一阵心惊肉跳。
不愧是老王家的人,就是有气魄!
眼下琉璃镜的利润丝毫不比之前的铜镜小,说让出来就让出来,寻常人绝对做不到,也只有这样当娘的,才能教出来王宁安这个妖孽!
“有了作坊,至于暂时供货不足,可以发抵用券,而且日后拿抵用券换琉璃镜,可以打七折!”
王宁安继续加码,很显然,这两招齐出,民间的票据回收,铜器回来,挤兑压力一下子就减弱了,想要靠着他们手里的票据打翻身仗,那是做梦!
光是这样还不够,王宁安眼珠转了转,笑道:“曹国舅,你随我进宫一趟,咱们还要请陛下降一道限售令,这样才能把他们彻底逼上绝路!”
……
铜器者,民生之物资也,百姓婚礼,女儿嫁妆,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