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宗景锲而不舍,全然不知,他惹了天大的篓子,自从他们出兵交趾,从岭南传出去的六百里加急就没停过,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最先送到京城的一份加急是侍御史田宏的,宋代和明代不同,没有专责一方的巡按御史,但是御史台也会不定期派遣御史,督查地方刑狱等事务,田宏就负责广南西路。
军务本不在这位的管辖范畴,但是他听说安抚使王宁安和小王爷赵宗景一起出兵交趾,顿时觉得兹事体大,不得不上奏。
在表文当中,田宏言辞激烈。
他指出交趾人马不下十万,又地形复杂,民风剽悍,不可轻易开战。
王宁安年少无知,擅启边衅,岭南刚刚经历侬智高叛乱,已经凋敝不堪,一旦和交趾开战,耗费国帑民财,后果不堪设想,根本就是胡来。
据此,田宏更是弹劾狄青贪功妄为,全然不懂大局,纵容包庇,昏聩无能,不能担任一方重任,必须立刻罢免。
封疆大吏被弹劾,一点都不奇怪,只是之前肖固弹劾狄青等人,结果惹来了赵祯的滔天怒火,岭南官场来了一个大洗牌。
韩绛还在岭南办案呢,到底有多少人头落地,谁也说不好。
天子信任狄青,这是谁都看得出来的事情,冒然弹劾,只会把自己陷进去。
哪怕那些素来喜欢咬人的御史,也没有轻易发作。可接下来各方的消息越来越多,包括狄青,都送上了报告。
狄青说交趾无礼犯境,不得不予以严惩,他正在部署对交趾的作战。
安抚使王宁安出奇兵,是围魏救赵,迫使交趾人退兵。稳重如狄青,没敢胡乱吹牛,他也不知道王宁安能打成什么样子。
只是狄青想不到,他的慎重竟然惹来了一大群外行的指手画脚,他们纷纷指责狄青胡来。
将国家大事交给两个年轻人,如何使得!
而且同藩属交往,要先礼后兵,应当派遣使者,严词谴责,迫使交趾退兵就是了,怎么能劳师远征,虚耗民财。
这些还只是正常的批评,渐渐的说什么话的都有了,有人讲狄青没有请旨,就随便攻击一国,是心怀不轨,想要打下交趾,自立为王。
还有人说他们是想拥立赵宗景,在岭南割据。派遣王宁安和赵宗景去交趾,根本不是打仗,而是前去借兵,为了谋反做准备……
……
不得不说,文官的脑洞实在是够大,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