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你这么聪明,还会着道?”曹佾憨笑道。
王宁安摇摇头,“君为钓者,我为鱼肉啊!你姐夫借着我敲打赵允让,如果你是赵允让,又该怎么想?”
“这……多半会恨你入骨吧?”
“我本以为些许小事,赵允让不会在意,至于关系不和,以后可以慢慢修补,谁想到,竟然牵连到了夺嫡大业,这就不是小事了。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挡人做皇帝的路,比刨祖坟还严重吧!就算赵允让能忍得下去,他身边的那些人,想要当从龙功臣的那些大臣,能不想办法讨好主子吗?唉!我的麻烦事来了。”
……
或许王宁安修成了张菊座的无上神通——鸦之言灵,此刻赵祯正在召见文彦博。开封知府空了出来,让谁接替,自然要征求首相的意见。
“朕有意让翰林学士欧阳修接掌开封府,文相公以为如何?”
文彦博面无表情,“启禀陛下,欧阳永叔为官清正廉洁,士林众望所归,是知府的不二人选。”
就这样欧阳修终于能高升一步,跑到传说中的开封府打坐了。文彦博如此轻易点头,也让赵祯吃了一惊,看起来传闻并不可信,文相公还是知人善任的。
想到这里,赵祯的脸色就缓和了不少。
“文相公,岭南那边的平叛,你们可商量出来章程了?”
“启禀陛下,臣以为岭南之乱非同小可,侬智高背后有安南,有大理,皆是狼子野心,并不安分,一旦侬智高在岭南站稳了脚跟,必定进犯江南,威胁漕运安全,东南半壁,都将摇摇欲坠。故此老臣以为当派遣得力文武,即刻南下,铲平叛乱。“
“嗯,朕也是这个意思,但不知文相公以为谁比较合适?”
“臣推荐唐介唐大人出任桂州知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奉旨平叛。”
文彦博推荐了御史中丞唐介,这位唐老大人还去过沧州,和辽使谈判,算是和王宁安有一面之缘。不过不要以为有这点情分,唐介就会倾向王宁安。
实际上唐介的成名之战,是弹劾张尧佐,这个张尧佐是张贵妃的伯父,因为外戚身份,深得赵祯信任,五六年间,就升任户部侍郎,淮康军节度使、群牧制置使、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一人身兼四官,赵祯还赐他的两个儿子进士出身,一时间权倾朝野,风光无限。
就是这样一位炙手可热的人物,竟然被唐介给拉下马来,老先生的战力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