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政务,单程都要费上五六天的功夫,国务院审批回复,一来一去费了半月光景。
在原有金国的版图上,中都还勉强能算地处中枢,如今宋国偌大领土彻底并入大金,再以中都为京城,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为此,徐道胜等人,已经私下讨论过几次迁都之事。就算完颜康不提,徐道胜也要择机提出迁都之议。
完颜康听得如此,不觉哑然失笑,迁都这个议案既然无人反对,那剩下的便是选定新的都城了。
摆在众人面前的,主要有两个选择,一是西安,二是开封。
西安自周文王时,就被定为都城,秦、汉、隋、唐均以此地为都,充分说明了其地理位置的优越。
开封自夏朝定都此地,之后一直为诸朝重镇,宋朝立国时定之为都城。金国夺取开封之后,海陵王完颜亮定开封为陪都。时至今日,开封的规模和人口,在原金国领土城镇中,仅次于中都。
完颜康先不表态,让众人各自发表意见。
众大臣一一发言,最终选西安和开封之人,各占半数。
选西安之人,均因西安地利突出,既有函谷关等险要可守,又接近陇蜀的沃野千里,北边更接草原,在如今金国的版图上恰好居于中央位置,便于四方来朝。
选开封之人,
则以开封地处中原腹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周边出产就足以供应京中粮草,无需劳动全国。而且开封靠近黄河和通济渠,便于四方通过水路运输、来往。
选西安一派听说开封靠近黄河水路便利,便据此反驳,开封地势太低,十余年前已因黄河决堤损失惨重。
选开封一派当然不认同,称道开封决堤不过千年一遇,无需多虑,若是定都于此,国家自当加大力度疏浚河道。而凭借大金如今的军力和国策,守卫京城何需凭山川之险。
两派争执不定,最后完颜康一锤定音。
迁都开封!
完颜康选定开封,主要基于三个理由。
开封靠近黄河,通航便利,既有利于四方运输来往,更利于日后拓海大政。
完颜康在开封犯下大错,为警醒后来者,他在开封兴建英烈园。在他设想当中,迁都开封以后,他要将每年拜祭英烈园列为皇帝必行之事,从而警醒后世。
众人以为开封决堤,不过千年一遇。但完颜康知道,在原有时空的历史长河当中,黄河在开封境内决堤数百次,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