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推荐你去听雨小筑偶尔客串一把。”
“您是说让我我自己编曲子?”
“怎么,你怕了,还是说觉得你自己不行?你可别和我说刚刚全都是照着原来那调子唱的,我听着你明明唱着唱着就自顾自了。”
见小花生窘得脸色通红,讷讷似乎想要解释点啥,张寿就笑眯眯地说:“但你这也不能算是乱改一气,曲调倒是很有意思,至少很应景,听着还不错,所以我建议你试试。如果你想不出来,我到时候还可以给你做个参考。”
京剧、越剧、评弹他虽说绝不能算是看戏很多的人,但来个两句还是勉强可以的,至于小花生到底能二次创作成什么样子,那有什么关系?就如同他刚刚说得,他又没打算真的把人当成一代名伶去培养!
尽管张寿的话完全谈不上承诺,只是虚无缥缈的一个建议,但小花生还是欢喜得整个人都快发抖了,只觉得张寿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
因此,他几乎是把头点成了小鸡啄米,等到张寿说出下一句话的时候,他又再次愣住了。
“对了,那长恨歌足足八百四十个字,你只听了一遍就能背个差不离,虽说是唱词的作用,但平日读书的时候你记不住的那些东西,何妨自己也编个唱词出来?一则朗朗上口,二则便于记忆。要真能有用,日后说不定还能推广给别的学生。你说对不对?”
小花生只见过那些拿着戒尺板着脸骂人的先生——因为民间大多数的私塾先生不如此就无法震慑顽童,只会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限的管教学生过程当中。所以,面对循循善诱的张寿,他只觉得又感动又认同,立刻喜形于色地再次连连点头。
“我都听公子您的!”
真是一个好忽悠的少年啊!
张寿见小花生感激涕零到恨不得给自己烧香拜佛的架势,想想这小子的那两位各自都太独断专行的至亲,他不禁为小花生的童年掬了一把同情之泪。虽说看上去衣食饱暖,但被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长辈们抚养长大,寄予了太大的期望,也难怪小花生压力巨大。
此时话说开了,他就笑着安慰道:“好了,你跟我进茶社里头,那里不但能听戏,而且还能看戏。但你也给我提起精神,别做得那么明显,更别像刚刚似的一听戏就丢了魂,连其他地方发生什么事都不知道,我刚刚都差点以为你被人拐走了。”
小花生顿时脸红到了脖子根,只觉得惭愧到无地自容,唯有连连点头。于是,当跟随张寿进兴隆茶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