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这才小声说道:“但是,长芦县令许澄招募去攻打行宫的闲汉之流,也是一样。固然没有各家核心子弟,却也有不少人是在各家学过艺的。大家之前看不明白此番风波,不敢妄动,生怕引火烧身,心想等钦差来了再去效力不迟,谁知道”
这一次,朱莹顿时乐了:“这么说,是我大哥收拾局面太快,抢了你们将功补过的机会?”
“不敢不敢,小民不是这个意思,断然不敢这么说!”
曹五赶紧拼命辩白,但很快就被朱莹打断了:“如果就这点事,那你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好了。起头没掺和,后来不敢掺和,等到想要掺和却又晚了只要大哥不想追究,那就没你们的事。只不过,我倒是很好奇,冼云河他们失业之后几乎造反,你们呢?你们以何为生?”
曹五简直觉得,这位大小姐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安心药丸是给他吃了一颗,但紧跟着的问题却也同样让人不好应付。他强挤出一个得体的笑容,尽量让自己的用词柔和一些。
“也就是做些保护商队的小活计,大家凭武艺挣钱,凭武艺吃饭,绝不是好勇斗狠,争强好胜,更谈不上侠以武犯禁”见朱莹明显有些不信地看着他,他不得不避重就轻地说,“我们就只是开了几家保商队人货平安的镖局。”
“原来是保人货的镖局。”朱莹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和我想得差不多。”
这些年海贸兴盛,朝廷里头不少人都嫌弃疏通运河的花费,但之所以没办法将南粮北运划出更多份额给海运,归根结底就只有一件事,靠这条运河养活的人没地方安置。
就和张寿之前这新式纺机一用,多出来的人需要解决生计饭碗问题是一个道理!
想起张寿常常和她讲故事时流露出来的某些语句,想起皇帝曾经说过的某些话,朱莹在心里想了想,随即突然心中一动,遂故意漫不经心地说:“沧州既然武风这么兴盛,却只能给人看家护院,这也未免太大材小用了一些,就没想过去军中谋个出路吗?”
曹五还以为朱莹是代父兄,代赵国公府招揽他们,刚刚还亲口自荐的他顿时暗自叫苦。可还不等他举几个沧州武林前辈投效军中却折戟而归,甚至下场凄惨的例子,朱莹却说了两句让他始料未及的话。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书生们可以去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你们为什么不去考武科?朝廷武进士科也是三年一开,下头也有武秀才,武举人,总比给人看家护院强。”
虽然觉得朱莹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