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司业的问题被张寿轻飘飘一个反问给砸了回来,紧跟着杨一鸣又犯蠢上了当。
他有心息事宁人,沉下脸说道:“杨博士你身为人师,怎可如此出言偏颇?别说如今半山堂在张博士管辖下学风大好,就是从前,那也是国子监的一部分!至于末学后进,谁不是从末学后进开始修学的?半山堂既然比率性堂大得多,张博士说的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他说着就看向张寿说:“张博士,此事我不能擅专,会先在朝会上禀明。”
“大司成说得是,国子监乃是学府重地,自然当请命而后行。”
张寿一点都没有和杨一鸣继续较劲的意思,也没有和周祭酒讨价还价的意思,从善如流地接受了这个提案。然而,显然有人并不愿意看到他这么轻轻松松达成目的。
“听说张博士要把半山堂分成三堂,这就算是率性堂和半山堂互换,也只有一座课堂吧?总不能把率性堂那小小的地方分隔成三块,那些出身贵介的监生们能受得了?”
“那就是我的事了。”张寿对那个质疑者微微一笑,却高深莫测地并不挑明。他施施然站起身来,冲周祭酒和罗司业略一拱手,竟是径直往门外走去。
等他一出门,杨一鸣顿时恼羞成怒地骂道:“简直狂妄!没功名没出身,靠着裙带方才进了国子监的幸进之人,竟然还在我们这些科场老前辈面前摆架子!”
虽然众人之中,和他有类似感受的学官不少,可却没有一个人附和他的话。在这样难言的寂静之中,发现周祭酒看了他一眼就转身入内,而罗司业则是叹了一口气,杨一鸣渐渐紫涨了面皮,醒悟到自己又说错了话。
张寿如今铁板钉钉会成为赵国公府的乘龙佳婿,这固然没错,但之前能成为国子博士,是皇帝赏其擒贼有功,之后第二次加官,则是破解密信有功,这一前一后确实不能和裙带扯上关系。若是要强行攀扯,当然也不是不可以,毕竟皇帝和赵国公乃是表兄弟。
可如此一来,他就成了在背后非议天子的悖逆狂徒!
杨一鸣如何脸色雪白,担心自己会因为说错话而丧失三十年寒窗苦读得之不易的国子博士官位,那自然不在张寿的考虑之列。就连别人会在背后如何说他,他也同样不在乎。他早已过了因为别人几句非议就勃然大怒的年纪虽然他现在看起来年纪也不大。
他更在乎的是实际利益,而不是这种口舌之争。因此,当回到自己的号舍,看到门口陆三郎和朱二正在那你一言我一语地冷嘲热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