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的香型。
诸如米香型,芝香型,特型,豉香型,药香型,兼香型酱中带浓,兼香型浓中带酱,老白干型,馥郁香型……等等。
以包罗万象的姿态,统统都摆到了一起。
喝酒,从来都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
把不同的香型放到一起,怎么比怎么有争议。
酱香型代表茅台和浓香型五粮液比,哪个更好喝?
这怎么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要说茅台卖的好,倒回去十年,五粮液的销量,那可是要比茅台好得多的多。
要说茅台是国酒,泸州老窖会告诉你,他们在做国酒的时候,茅台只配提鞋。
要说制造工艺,汾酒会告诉你山西汾酒是贵州茅台的“爸爸”。
业余成这样要还是没有受人诟病,那才叫奇了怪了。
可是,怎么办呢?
有一个专家质疑文化酒业的盲品盛典不正规,就会有10000个粉丝质疑“砖家”的酸葡萄心理。
按照行业规范,白酒品鉴,在区分完香型之后,还要区分价格区间,几十块钱的和几十块的比,几百块钱的和几百块的比,几千块钱的和几千的比。
文化酒业的年度盛典,却把茅台、郎酒,汾酒、黄鹤楼酒、宝丰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洋河大曲,西凤酒,三花酒,景芝白乾,四特酒,玉冰烧酒,董酒,白云边,玉泉酒,衡水老白干,酒鬼酒……各种香型代表酒厂的酒,以随机编号的方式,装进了无差别的白酒品鉴杯里面。
把所有的香型都放到一起盲品就已经够不专业了,把三十块钱的酒和三千块钱的酒放到一起比,更是一个让业内人士跌破眼镜的做法。
一个酒厂一个代表,再大的酒厂也不会多一个席位,再小的酒厂也不会没有席位。
在专业评酒人看起来,文化酒业的盲品会纯属哗众取宠。
可是,怎么办呢?
榜单专不专业是一回事,入选榜单能不能提升销量,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于是乎,入选Top100榜单的酒厂,一个不落地派了品牌代表,无一不是盛装出席。
文化酒业的年度白酒品鉴盛典,这个除了特别会做秀,就不再拥有其他优势的“业余”品鉴会,如果连秀都没有做好……
好在,女孩并没有趴在地上很久。
她从容地起身,拍了拍自己的裙子。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飘荡墨尔本 作品《喜欢酒,更喜欢你的酒窝》第二章 救场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