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仅仅是些浮雕,并没有什么好怕的。
安稳了林晓晓几句,让她放心跟着我,一行人便继续顺着这条甬道往里边走。
这条甬道并不是很长,走了也就是五分钟便找到了出口,但是随着周凯一路点着那些烛台冥灯之后,赫然发现在前面出现了一口黑木大棺材。
这口棺材非常的大,竖放在甬道中间,饶的这条甬道左右宽有三米多,但这口棺材也几乎和甬道差不多宽,这就意味着我们想要过去的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这口棺材上面,踩着棺材盖到对面的出口。
可是问题是,为什么这里会有一口棺材呢?
酒瓶儿身为正儿八经的摸金校尉,又有下墓经验,看到也不由的皱起了眉头,他说:“这口棺材原本肯定不是在这里,是从其他地方搬过来的。”
他顿了顿,继续说:“可能是有人想要把这口棺材带出去,但是错估了这条甬道的宽度,最后卡在了这里。”
“那些不重要,我看这口棺材都没有被打开的迹象,我们要不要动手?”
当棺材出现之后,老三身为盗墓贼的本性就显露出来,他很是激动地搓着手,不停地抿着嘴唇说:“我下地这么多次,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个的棺材,估计皇陵里边的龙棺也比这个大不了多少。”
他提到的这个,我是最有发言权的,自己那些年睡的就是龙棺,就拿汉墓皇陵里边的来说,还真就没有这个这么大,其实再专业一点来说,这不仅仅是棺材,而是棺椁。
不知道的人会以为棺椁就是棺材,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这就好像麒麟和凤凰:雄性为麒,雌性为麟雄;凤是雄性,凰是雌性。
棺椁,虽说不分雄雌,但棺是棺,椁是椁。
棺指的是用来装殓尸体的器具,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棺材,而椁则是在棺外的外棺,也可以认为是小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
什么样的人可以用棺椁,用几重棺几重椁都是有讲究的,从西周开始的棺椁制度化开始,命令规定:
天子棺椁四重,亲身的棺称椑,其外蒙以兕及水牛皮;第二重称地也,以椴木制成;第三重称属,第四重称大棺。帝后之外椁两重,多用梓木,因而其棺椁又称“梓宫”。
上公、侯伯子男、大夫,以等差分别为三重(有兕牛皮)、二重、一重。
士不重,但用大棺。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天子大棺厚八寸,大夫士大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