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禄朝、沙俄和蒙古国交界地带,有一个依托集市发展起来的部落群。住在这里的多是因战争、天灾等被迫背井离乡的灾民,其中又以多国混血的“杂毛”为多。他们失去了所有土地、财产,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或以渔猎为生,或专做往来各国客商的买卖。
本地并没有多少固定店铺,自然也没有正经大夫肯长期停留,人们得了病只能硬熬,运气好的能碰上途经本地的游方医生,运气不好,只能等死。
但今年不一样了。
听说最近这里逢五逢十会有中原高明的大夫来义诊,不光不要诊金,甚至还帮着联络中原来的药材商人,许给大家成本价抓药,引得许多人慕名而来。
天刚蒙蒙亮,一对父子早赶慢赶进了集市,热出满头大汗。
“劳驾问问,听说有义诊的大夫……”当爹的陪着笑脸问门口摆摊的摊主。
摊主瞧了他们一眼,“咋不早来?这会儿人都排了不知多长,头晌未必赶得上呢。你只管往里走,看见人最多的地儿就是了。”
当爹的一听,又抬手往儿子腚上拍了两巴掌,“再让你磨蹭!懒驴上磨屎尿多,老子这是为了谁!真是上辈子欠你的……”
小孩儿哇哇哭了几声,又被爹拎着胳膊抖了抖,虎着脸喝道:“在外头少咧咧,还不快些!”
说着,父子俩渐渐走远了。
果然如那摊主所言,爷俩刚一进去就发现好些人都拥挤着西去,还有推着抱着的病人。
当爹的一看,知道必然是看大夫来的,心下着急,索性就儿子往肩头一扛,撒腿狂奔起来。
等到了地方一瞧,好家伙,密密麻麻全是人头,一眼竟望不到边。
也不知这三不管的地界怎么突然秩序井然,众人虽都满面焦躁,踮着脚尖、脖子伸出去老长,却无一人敢插队。
当爹的抹了把汗,见有人挑着水过来叫卖,本就干渴的喉咙越发火烧火燎起来。他下意识吞了口唾沫,摸出水囊来给儿子喂了口,又觍着脸问:“老兄,前头还有多少人?”
卖水那人近来赚了不少,心情不错,闻言笑道:“头回来吧?你这个着实有些险,今儿未必能挨上呢。什么病?怎不早来?”
当爹的就道:“住得远,还是前儿听一处捕鱼的老伙计偶然提起几句,这才连夜来了。”
卖水的不以为意,指了指前面背着铺盖的几个,“瞧见了吗?都是来问诊的,那都跋山涉水,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