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谴?”封良冷笑一声,“你我同朝为官这些年,气话便不必说了。我等何不谈谈条件?他日我顺利登基,便将我如今的位子给你,如何?你要的不就是这个么?”
“痴心妄想!”杨晟怒道,“太子尚在,轮到谁也轮不到你?”
“圣上用人,向来以能者为上。否则,他又怎么会当了逆臣,反了前朝呢?”封良道,“还望右仆射审时度势,明断利弊。”
杨晟看着他,冷笑道:“枉圣上一直拿你当肱骨良臣,着实令人作呕。”
说罢,他狠狠唾了一口,唾到了封良脸上。
封良平静地掏出巾帕来,擦了擦。
“看来右仆射不愿意了。也好,像右仆射这等无能之人,真要收入麾下才是真的叫我头疼,那便算了。”他说罢,唤来长史,“昭告天下,右仆射意图谋反行刺圣上,罪不可恕。”
杨晟像听到了什么笑话,“封良,你当大臣们都是瞎子么?他们可是亲耳听见你说圣上薨了。何其可笑!何其可笑!”
他说罢,仰头大笑。
封良却不为所动,负手扫视殿中众人,道:“拥护右仆射者,罪为同属,立刻擒获,交大理寺一一审理。”
*
没多久,王阳和晚云就收到了消息。右仆射杨晟意欲夺权谋反,行刺皇帝,为左仆射封良所破。封良平叛有功,皇帝将其任用为监国,直至太子归朝。
“杨晟行刺?”王阳冷笑一声,“封良这倒打一耙的本事倒是纯熟。”
“不止倒打一耙。”晚云将手中密信递给王阳,“他着人给河西送了一封信,要阿兄即刻放归太子,否则便先拿谢三郎试刀。”
王阳接过信,看了一眼,蹙起眉头。
杨晟被捕,永宁侯跟他有来往,还是亲家,自然也不能幸免。谢攸宁身为永宁候的儿子,也在拘捕之列。
:“你昨夜不是令陶得利亲自去知会了三郎,他怎么说?”
“他说要与家人共患难,不可独走。”晚云道,“杨妍不久前才掩护他回来,三郎此人最是重情,得利说不动,只能在永宁侯府里留了人手,若是意外,也好在关键时候保他一命。”
王阳眉间更沉:“可如今他已经成了九殿下的掣肘,走或不走都各有问题。”
晚云颔首:“事到如今,只有走一步算一步。若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便只能将侯府中的紧要之人带走,断不可让三郎变成阿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