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不为人注意的杂音中分辨出是何种声音,甚至能分辨出一群音的个别音名及所属位置。
从物理这门学科出发,了解声音的本质,这对于他的音乐也有着巨大的帮助。
在三楼综合阅览室,一个靠窗的条形桌上,方镜看着一本书,极为认真。
声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人耳听觉范围20~20000hz。20hz以下称为次声波,20000hz以上称为超声波。
音色又称音品,波形决定了声音的音色。声音因物体材料的特性而不同,音色本身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但波形是把这个抽象直观的表现。波形不同,音色则不同。不同的音色,通过波形,完全可以分辨的。
这也是不同的乐器呈现不同的音乐原因,乐器结构与材料不同,发出的波形自然不一样。
方镜在脑海中想象着钢琴与小提琴的波形,在意识层面构建的声波的结构,不禁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于是在那张写诗的纸背面列举了好几种乐器,结合声音原理,分析着乐器音质音域形成的原因。
每到精彩处,便会心点头,悠然自得。
阅览室内,学生们进进出出。
当看到方镜所在的桌子时,无不露出惊异的神情。
几位女生在一处书架后面,用眼神交流,挤眉弄眼。
:那是方校长吧。
:嗯嗯。
:校长在图书馆看文献,样子好帅气。
:谁去看看,那是什么书。
:你去。
:不,你去。
:我才不去,人家怕怕。
:有什么好怕的,校长又不会吃了你。
:我宁愿他吃了我。
:你好污。
方镜所在四人自习座始终只有他一人,而其他桌前的座位都坐得满满的,自习看书的人很多。
想必,学生是认出他了,和校长在一起自习,这压力有点大。
方镜看得有得累了,本想在桌上趴一会,可是想到自己是一校之长,并不是前世的那个自由自在的大学生,在图书馆睡觉,与校长那高大的形象不符。
于是离开,拿着记事本。
在楼梯口碰到戴着耳机,抱着书步子匆匆的女学生,突然有种惊艳的感觉。
十七八岁的模样,一头及背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