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个猪脑子!”
“打仗不花钱吗?以后是枪炮的时代,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可不是说说的。”
“此次平叛的花费,都够再修一条昆汤路的了。”
听完沈老六的答案,朱高煦就后悔了:我就知道,不能问他一些高深的问题。
“那什么才是最好的方法呢?”
看着朱高煦有些狰狞的面孔,沈老六吓得缩了缩脖子,硬着头皮继续问道。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战争,并不是最好的手段,而是最后的手段!”
“大明不害怕战争,但决不能在无意义的战事上,徒耗国力,能够用这种惠而不费的手段解决的事情,尽量不要选择战争手段。”
平复了一下心情,朱高煦指着连绵不绝的大山,继续说道:“这里不是平原,用兵解决事倍功半!”
“而用怀柔的手段,不仅能够省下大笔的军费,避免战士们做无谓的牺牲。”
“最重要的是,还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为我所用。”
“不然,本王去哪里找那么多服从管教的壮劳力去?”
“刀招散是本王树立起的一个典型,代表着谁敢反叛,就等着大明天军的到来吧!”
“摄赛同样是本王树立的另一个典型,只要听话,愿意服从大明的统治,不仅族人过的好,就连本人,大明也不会亏待他们的。”
说到这里,朱高煦转头看向沈老六:“现在,你明白了吧?”
“啊!原来殿下这是在下一盘大棋啊!殿下若是不说的话,属下就是想破脑袋,也是想不明白的。”
一直点头的沈老六,赶紧开口回答道。
“懂了就好,这就好比温水煮青蛙,等到他们适应了本王给他们规划出来的生活后,就永远回不去了。”
“自古以来,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吃得饱,穿的暖,还有工钱拿,让他们再跟着跑到山上造反,不用本王发兵,就会被本王的支持者们抓起来!”
“除非,本王完了、大明完了,同时,造反的头领们还要能够给予他们现在差不多的生活。”
“你觉得,这可能吗?”
“回殿下的话,换作是属下的话,绝对是不愿意的,除非是脑子坏掉了!”
听完朱高煦的话,沈老六忍不住的点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