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听了朱高煦的问话,严右赶紧示意亲随们在前面带路,他自己放慢马速,稍稍落后于朱高煦后,很是恭敬的回答道。
“很好,这些人虽然犯了罪,但罪不至死。”
“也非是大奸大恶之辈,通过挖矿改造,等刑满释放之后,还是大明的好子民。”
“所以,对待他们,不能够太苛刻,吃饱穿暖还是要保证的,但若是偷懒耍滑之辈,则不在此列。”
这些话,朱高煦对杨士奇说过,现在又对严右说了一遍。
作为矿区的总管事,严右对他意思的理解,决定了到时候有多少人能够活着出去
很残酷是吗?
其实,这才是这个时代正常的情况。
依靠人力挖矿的话,不论是哪个时代,都是一件极其艰苦且危险的工作。
一般人挖矿,时有死伤都是避免不了的,若是管事的不把这些囚犯当人看的话,那伤亡率可不要太高了。
“回殿下的话,属下来的时候,杨长史就向属下交代过了。”
“开采铜矿以来,一个多月的时间,有六人受伤,却不致命,属下已经让大夫给他们医治了,伤好之后可以继续投入到挖矿工作中。”
“最多的是得疟疾的,好在有祛疟散,没有一个死掉的!”
朱高煦的话说完后,跟在身后的严右心中一紧,赶紧把最近的情况详细的汇报了一遍。
同时,他极度的庆幸。
庆幸自己严格执行了杨士奇交代的事情,对于这些囚犯矿工们没有严苛对待。
不然的话,看殿下的意思,这一关就很很难过了。
“不错,你做的很好。”
“说实话,这些作奸犯科之辈,若是有可能的话,本王恨不得把他们都流放的远远的。”
“奈何,云南真的太缺人了。”
“对于本王、对于云南来说,每一个大明人都是极其宝贵的。
治病救人,惩前毖后,为了大明的西南开发,只能贡献他们的余热了。”
朱高煦知道严右说的是实话,绝不敢欺骗自己,下属做的很好,他当然也不吝夸赞了。
他知道,对于自己的给囚犯发工钱的事情,就算是杨士奇也不甚理解,更不要说没读过多少书的严右了
好在,不理解归不理解,并不妨碍他们严格执行自己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