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如此,他才会选择最终攻破了孟掯城。
别看他叫嚣自己有十万大军,若是朱高煦这次不说多,就是提兵五万前来征讨的话,刀招散二话不说,直接就会退回八百大甸,然后遣使认罪。
哪里敢攻破孟掯城,现在更是想和朱高煦的大明军队来个正面硬杠。
毕竟,大明几十万大军横扫云南也就一二十年的事情,他那个时候也是有过亲身体验的。
只是,现在觉得有了压倒性优势的刀招散,信心直接膨胀了。
想一想,也是能够理解的。
说白了,对于火器部队这种划时代的改变,还没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视。
军队数量多少,才是他们重视的事情。
“叔叔所言极是,侄儿佩服。”
被刀招散这么一说,原本有一丝担忧的刀元山,眼神再次变得坚定了起来,一脸钦佩的对着刀招散说道。
到底还是年轻,情绪转变的快。
看到侄子的表现,刀招散满意的点点头,接着说道:“对于大明,你叔我当然不会一直抵抗下去,等到把汉王此次前来的大军打败了,为叔就可以上书朝廷,给大明皇帝一个台阶下。
那个时候,整个孟艮府的地盘可就是咱们八百大甸的了。”
“叔叔深谋远虑,侄儿远远不如也。”
听了刀招散接下来的安排之后,刀元山眼睛一亮,发自肺腑的说道。
显然,刀元山对此也是极为认同的。
这些年来,对于云南各土司的叛乱,朝廷的处置方式大多都是安抚为主,就算被打败了,头人们也是没有性命之忧。
至于那些被大明军队消灭的士兵,接着招募就是了,这在他们眼中根本算不上什么。
很好理解,毕竟各个土司,现在所处的社会阶段,和奴隶社会没有多大差别,普通族人的命,能算的上命吗?
可惜,刀招散不知道的是,朱高煦不仅有着十足的把握打败他,更不会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
就算命能留下来,权利什么的也就别想了。
朱高煦早已经把八百大甸当做杀鸡儆猴的那只鸡了,更要把八百大甸当做接下来要逐步推行的改土归流的试点。
这一切,安排的明明白白。
不知道刀招散叔侄正底气十足的算计着打败自己的朱高煦,听完了刘杰的汇报后,正在继续交代着下一步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