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水泥路,不错吧!”
朱高煦面对一群正在用力“试探”着水泥路硬度的土知府们,笑呵呵的问了一句。
能够让两辆四轮马车并行的双车道水泥路,宽不过四米,放在这个时代,已经足够用了。
这个宽度,比之大明大部分的官道,还要宽很多。
“殿下,有了水泥,以后云南的道路,绝对是天堑变通途!”
不同于震惊中的一众土知府们,全程见证了这条道路诞生的沐晟,这回儿早已是见怪不怪了,眼中冒着小星星一脸恭敬的对着朱高煦说道。
这都是钱啊!
到了现在,他哪里还不明白,汉王殿下这次可是给了一座挖掘不尽的金山。
这会儿,整个沐氏已经没有人再说他之前直接“投了”的事情,反倒是认为沐晟不愧是沐氏的族长,眼光就是长远
“殿下,真的把这水水泥路,修到东川府?”
明白自己才是汉王殿下关注重点人物的摄赛,很快就恢复了过来,有些不敢相信的对朱高煦问了一句。
她很聪明,知道大势不可违,更明白,这东西的造价绝对是低不了哪去。
“本王的话,还能有假?第一条水泥路就是要修到汤丹铜矿,陛下还等着本王的消息呢!”
对于她的疑问,朱高煦并不意外。
水泥路这东西,比之一般的修路,造价当然要高很多。
即使是这种条石为主,水泥为辅的道路,也让朱高煦感觉有些肉痛,毕竟云南太穷,绝大部分的投资都是从汉王府出的。
就这,还是没有考虑钢筋混凝土的结果呢。
一则没有必要,这个时候又没有重载卡车,这种道路经过测试后,已经完全满足目前的需求了。
二来就是朱高煦真的没那么多银子,他难道不想一劳永逸吗?
真要那样铺设的话,其代价和用银子铺路没啥差别了。
“那府城?”
意料之中的回到,让摄赛有些不甘心。
“本王觉的,既然以后的东川府的重点在汤丹,不如就在汤丹附近择一合适之地,新建府城。
本王这个提议,摄赛知府以为如何?”
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朱高煦接着抛给了她一个选择。
东川府就那么点人,与其花费大代价修建再修建一条通往府城的水泥路,不如直接搬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