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等见过汉王殿下!”
对于这种场面,朱高煦已经习惯到麻木了,亲热地拉着小皇叔的手,开口让他们免礼,接下来又是程序性的客套了几句。
感觉时候差不多的朱高煦,小声地在小皇叔的耳边轻声说了几句,得到他的首肯之后,朱高煦松开了紧握着他的手,反正变现的已经差不多了,他可不喜欢男人。
招招手,沈老六恭敬的捧着主体由青黄色绢本制成的圣旨,快步来到朱高煦的身边。
这道圣旨,接下来就由朱高煦代为宣读了,反正朱棣也是打着他顺路的主意,也就没有特别派出“钦差大人”。
这一时期,宣读圣旨还不是靠太监,而是向撰写圣旨一样,需要有专门的官员来干,当然这次就由朱高煦亲自代劳了,谁让他嘴快呢。
至于为何不是太监呢,很简单老爷子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可是明令太监不准识字的,虽然也有,但那也只是极少数的。
等到朱高煦老子当了皇帝之后,这条规定才慢慢地被不当回事,但现在朱棣当上皇帝时间还短,想要有足够的识字太监,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随着朱高煦把圣旨郑重的接了过来,除了岷王以及其王府属官,几乎都是第一次见到圣旨模样的本地官员,见到竟然是汉王殿下亲自宣读,也都是愣了一下。
不过,很快就在岷王的带头下,来到了早就准备好的香案之前,齐齐的跪了下来。
他们也是想明白了,都是他们自个的事,自己老老实实的跪着就没错了。
这玩意,朱高煦倒是接过不少,对于整个流程也是熟悉的不能够再熟悉了。
但是宣读的话,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紧张的同时,也是感觉很新奇,估摸着这辈子也不会有几次。
等到下面的人都跪好了,朱高煦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缓解了一下紧张的情绪,这个时候他代表着大明的最高统治者皇帝朱棣!
到底是千军万马之中杀过几进几出的狠人,这种小小的场面并不能吓到他,很快静可闻针的场上就想起了朱高煦豪放的声音。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这一时期的圣旨,只要是朱元璋老爷子或者是朱棣亲自撰写的话,会有很多大白话的圣旨出现,很容易让人理解。
当然,若是由翰林院的官员代写的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反正,朱高煦宣读的这道圣旨绝对是朱棣亲自起草的,皇帝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