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的评价。
至于说那将来肯定也有忠义之士保护皇帝,把四皇子压下,不是朝臣们看不上如今宫里那些皇子,而是他们捆一起都没四皇子的能耐。
扶持无能的皇帝上位是为了架空皇帝,臣子掌权,在四皇子这里,这招简直就是瞌睡给他送枕头,他更有理由清君侧了,大多数臣子还是希望有个明理有能耐的皇帝,然后辅佐明君创立盛世,共同流芳百世。
耀帝思考了好久,终于在今年圣寿前,召诚亲王回京。
接到旨意的南湘集团,个个兴高采烈,这才是诚亲王迈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步啊。
乔欢微笑道“殿下放心回去,南湘我替你守着。”
诚亲王带着三千王府护卫,还有王妃孩儿一起回京。
人人都把目光倾注在四皇子身上,想看他给耀帝送什么寿礼,四皇子送了一架改良的水车模型,还有不少改良的农具模型,把其他皇子的礼物贬到了脚底下。
圣寿过后不久,耀帝召集臣子商议储君之位,诚亲王在众位皇子中脱颖而出,被立为太子。
耀帝年纪也大了,储位空悬本就不利朝堂安稳,看过了诚亲王,再看看其他皇子,耀帝也不得不承认,只有四皇子看得过眼。
哪怕是父子对话,其他皇子除了颂圣拍马屁,什么有营养的话都说不出,只有诚亲王言语有度,进退皆宜。其他成年皇子哪怕十分不愿,可他们没有支持者,也没有好名声,连位份低微的母妃也帮不上忙。
惠妃等人也不愿意,可她们的孩子还小,除了平时经营的聪明孝顺人设,实际能力根本没有,更别说有能让朝臣天下惊艳的举措了。
而且四皇子的王妃是王家人,太后还精神奕奕着呢,德妃又是苏侯爷之女,简直连反驳的理由都找不到一条。
现在提四皇子的生日是恶日,那已经毫无杀伤力了,只能显示出己方乱了阵脚没了对策。
于是四皇子顺利登上储君之位。
当了太子后,耀帝给了几件政务让太子处理,他也干的漂漂亮亮,而且他还不居功,该是臣下的功劳,他就不吝惜赏赐。
苏飞雁如今成了后宫最炽手可热的妃子,耀帝封了四皇子当储君,就把苏飞雁提为皇贵妃,现在连皇后都要避其锋芒,不过苏飞雁并未跋扈,她照样对皇后还有太后十分恭谨。
耀帝一开始还有心思考验太子,后来发现,这个儿子确实能力出众,他也很高兴,有了太子分担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