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铁矿,这处地方处于楚国和吴国交界处,群山环视,压根又是一处无人区,除了走水路,地面上连像样的路都没一条。
乔欢就把这里占了下来,不过开矿还需要人手。
如今也不是打着招工广告招人的社会,稳妥还是得用奴隶,因为奴隶的生死都在主家一念之间,乔欢顶多担心有人将来当偷油耗子,却不用担心奴隶把她给卖了。
偏今年又遇着灾年,春里一滴雨也不下,到了夏天这老天又像捅破了窟窿,那雨下个没完没了,对于靠天吃饭的百姓来说这就倒了大霉。
流民渐渐多了起来,人市上卖儿卖女卖全家的也多了起来,一般人家买卖奴隶只要青壮,孩子老人都不要,因为买回来干不了活还得花钱养着。
乔欢有自己的想法,一家子买回来,青壮有青壮的活,老人孩子女人也有他们的活,如今的人只要不是老的动弹不了,那基本就是干到死,重体力活干不了,打扫清洁看个门烧个热水的打杂活还干不了?
一家子买回来彼此也有牵挂安慰,单蹦一个要是豁出去了,损失的还是主家。而且有了女人,男奴隶也愿意勤恳干活,等着主家给配媳妇呢。
听起来好像一点人权都没有,人就和牲畜一样了。可乔欢就是不买人回来,流民中也得死一半人呢,到她手里好歹还能有口饭吃。
无名岛矿区如今虽然谈不上繁华舒适,那些扶桑奴隶却比刚开始干活积极多了。
乔欢引进了一个工分制,凡是有活干的奴隶就有工分可领,拿了工分就能用工分换取额外的物质奖励。
白面粗粮,粗布麻布,茶叶盐糖等等,东西不算丰盛,却绝对是这些奴隶以往摸不到见不到的物品,更别想吃到用到。
奴隶们一开始不信,后来有个奴隶试着换了一包白面,果真换到了,接着他们就爆发了热情,干活比以往利索多了。
以往不要说想着法躲懒,反正是没多少积极可言,奴隶么,生死都由主家定,干得多主家也不夸一声,干的少顶多挨打挨骂,这些都麻木了,只要不打死他们就能继续躲懒。
如今有了工分那等于多了盼头,就是没老婆孩子父母要吃喝,工分多了也能让自己活得舒坦些,冬天也能弄床厚实被子盖盖,要是舍得,还能弄口老酒喝喝,这日子不就有了微光。
人一积极,矿石产量就明显多起来,苗大力蔡宏等人惊讶于乔欢的做法,石头倒是挺淡定,主子要是没这本事,当初就不会带着他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