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哽咽着说不出后面的话了。
旁边一位院士,忽然叹息一声,再拍了拍隔壁的杜恪肩膀。
杜恪靠在椅背上,并没有正襟危坐,相反有点神游天外。
他研究的领域太多了,电浆、光学、核聚变、隐身、电池,然而在内心里,他对全局布控并没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所以相对在会议上发言比较少。
这些老牌院士们,也没有过多让杜恪发表意见的意思——大家都年纪一大把了,跟才二十多岁的杜恪坐在一起,就有够别扭的了。
“好了,都老严也不用过于感慨,下面我们进入正式议题,可控核聚变争取在五年之内彻底掌握,并建成第一座可用、安全的聚变核电站。那么,对于科研项目的分工,长期建设的规划,都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内容。同志们,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可以改变人类能源格局的重大计划!”
主持会议的是夏科院副院长,核工业专家,高屋建瓴之后,下面的院士们随之开始接地气的讨论起来。
一直讨论到中午吃饭。
下午接着去能源工程讨论,几位核工业专家,也列席会议。这一场会议更偏重产业升级,主持人不是两院院士们,而是能源部部长,从宏观到微观,广泛听取院士们的建议。
杜恪也发表了自己的建议:“摆脱对传统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依赖,是国家大方针的既定步骤,聚变核电站要为城市供电提供可靠保障,而围绕电子流电池,则可以建立民生所需的能源供应。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建设,我认为从一开始就要定下可以容纳未来五十年扩张的标准……”
等杜恪发完言。
部长立刻带头鼓掌,并高度评价:“杜院士说的这个标准的冗余,我认为是很关键的点。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的经济发展是跨越式,进入本世纪二十年代,受到疫情、贸易战等等影响,相对来说世界经济都在停滞甚至倒退,但是接下来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国经济依然会高速增长,社会跨越式发展!”
在座院士,并非所有人都有高级别,可以知道很多保密内容,但是能源部的部长肯定级别够了,知道幽灵行动,知道可控核聚变,知道壁垒三代、四代。
或许还有很多项目,他不知道,但知道这几个项目,一个简单的协同发展方案就出炉了。
聚变核电站不断建设,杜恪领域进行保护,然后壁垒三代、四代承接核聚变的能源,输送到民生市场和各个领域去,直接就让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