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清等重臣劝不动陆完只能无奈放弃,随后进入宫门。
陆完携棺上朝,但是棺材不可能被抬进宫,否则就真成了笑话,于是棺材被留在承天门外,意思很简单,如果陆完死了或者被判死,直接拿这棺材装了尸身回家也就完了。
宫外发生的事自然早被禀告了朱厚炜,得知陆完竟然要死谏,朱厚炜先是一愣,随即只是一声冷笑道:“死谏……没想到大明还有这等铁骨铮铮的纯臣,这是想把朕钉在历史的耻辱柱子上面永难翻身呐,也好,有些事藏着掖着终究不是好事,外朝想摊牌,朕便满足了他们的心愿。”
任兴忧心忡忡道:“陛下,陆完此举对陛下的名声……”
“名声?”朱厚炜洒笑道:“朕登基以来,改革举措不胜枚举,如果什么事都瞻前顾后要名声,这些改革能办成几件?
在朕眼里,被理学毒害的儒家正在朝着不归路上越滑越远,现在还有的救,要是再不整饬,只怕再过几十上百年,儒家的正臣直臣恐怕只能用凤毛麟角来形容,而当那些蛀虫充斥朝堂天下之时,大明离亡国之日也就不会太远了。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对付不要脸的就只能用比他们还不要脸的方式才行。
陆完要死谏,这事要是放在几年前,朕没准还会顾虑重重,甚至投鼠忌器,但是现在,他要求死,朕成全他便是!”
任兴苦笑,历史上哪一次改革不伴随着腥风血雨,可以说,嘉靖朝的随便一项改革如果换一个朝代,那不杀他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都不可能,但是在嘉靖朝就这么润物细无声的把办成了……
那么多项大改,嘉靖帝杀的人加起来也没过万,现在回过头去看看,只能用四个字不可置信来形容。
任兴也是内书堂出身,学识乃至见识比起外朝官员来绝对不会差多少,在他的理解当中,皇帝想要改革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推一个大臣出来主导,那样的话,改革成功了是皇帝的功劳,改革失败了,也会由主导改革的大臣来背锅。
至于遏制官员势力,同样也很简单,要么大力扶持勋贵,要么扶持宦官,有这两个天然和官员对立的势力存在,臣子想要限制皇权谈何容易!
但是嘉靖帝没有,他什么事都是亲力亲为,可撸袖子自己下场固然百无禁忌,可一旦面临如今这样的局面,就算是帝王也难免会束手束脚。
这倒不是任兴觉得皇帝不赋予自己权力,以至于让他没有前辈那样的风光,事实上如王振、刘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