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也用放大镜看了,发现了罗浩所说的问题。
“只是胎孔,不能就这么武断的说着是赝品吧,或许这一窑烧制的时候,温度控制的最好,才有了这样的效果?”
李之荣又问出了疑问,仅凭胎孔,就断定这件瓷器是赝品,确实有点勉强。
判断一件东西是否真品,要有真正十足的证据,这件瓷器无论胎质,釉色,又或者画工,都和雍正本朝一样,很难让人相信,这竟然是件赝品。
商信也看向罗浩。
造假水平这么高的瓷器,罗浩真是第一次见,这样的瓷器,放在各大拍卖行,都会当作真品进行拍卖。
拿到国内,上那些鉴宝节目,也都会被鉴定为真品。
就算交给很多专家去看,一样会得出真品的结论,这一切,都只能说明,造假人的水平实在太好。
好在他不仅有肉眼,还有透视眼。
透视眼下,看到的东西更直观,更细腻,这件瓷器身上少有的漏洞,也全被罗浩在透视眼下找到。
“李师父,您看这里!”
罗浩将瓶子平放在桌子上,还有一旁的固定器固定了下,以防瓶子滑走。
他指的平底的正中央,字款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