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闻言,这才微微一叹道:“既然大盟都这样说,那我就答应了,不然就让大盟你为难了。”
虽然他们是投奔亲戚,不过在这里寄住了这么久,一走了之总说不过去。
黄大盟心思灵巧,想到这一层,让薛老夫人更放心。
如此对这个村子的恩情也算是有还了。
古人不仅讲生这恩,同样也讲育之恩。
朴实的情怀半点不假。
接下来黄盟等人在薛家吃了午饭,不用说肯定是黄盟来掌勺。
薛家虽然没有铁锅,也没有什么佐料,不过黄盟依然能做出可口的饭菜。
为此引来整个人村的围聚。
闻着薛家的饭菜香,这里的百姓都是一阵咽喉。
薛老夫人笑着向众人解释道:
“这位就是城里的黄家小郎君,就是发明了蚊香的小郎君,听说他还发明了水车,村正我们村不是也要建水车吗?你们可以向大盟好好讨教一下,如此不用等朝廷派来的人了!”
众人一听,皆是一惊。
原来这位亲切,生得又俊朗的少年就是传闻的黄小郎君。
于是纷纷问好。
村正更是大喜,忙对村里几个木匠喝道:“老李头,老王头快快过来,快来见过小郎君!”
那叫老李老王的忙不失的跟着村正靠过来。
村正道:“小郎君,听说这水车能将河里的水抽到岸上,抽到高地上,你给我们好好讲讲这个怎么个做法行不行,做好了,我村给你立长生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