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吗?愿意过来的就过来,不愿意过来的,那就在家中种地即可,只不过到时候不要来求我赈济他们就好了。”
徐旭笑了笑,他知道历史的走向了,贞观元年雨水泛滥成灾,粮食收成太少,贞观二年大旱加上蝗灾,颗粒无收,这才是他不想发展农业的根本原因。
种粮的收益太低,风险太大了。
想要快速发展泾阳,必须要先放弃种地。
要不然,一切都是做的无用功。
虽然他可以带着大家做好准备,抗击一下自然灾害。
但是这其中的风险太大,不如好好的发展一下基建,反正以后随时都可以好好的种地,其他的以后再说比较好。
明知道有天灾,还要去跟天灾抗争,战胜了天灾倒是可以装一波逼。
可是也就只有泾阳抗击成功了,那又有什么用?
整个关中地区都是灾区,自己现在不过就是一个泾阳县侯,又不能带领全天下的人抗击天灾。
若是抗击天灾失败了,不仅是辛苦白费了,最后还不能装逼。
这样还有什么意思?
好好的发展一下基建难道不香吗?
可是此时徐旭又不能直说马上有天灾了,种地就是死路一条。
这样别人也不会相信他。
所以他也就只能用这种折中的办法了。
只有这样,他的计划才能够顺利的实行。
只不过进度的问题,一定会困扰到他,不过能够将灾难的损失降低一点,也是极为不错的。
这泾阳的富绅给徐旭的东西,足以让泾阳在不种粮食的情况下生活一年的。
若是数万贯的铜钱,全部换成粮食,足以让泾阳所有人在不种地的情况下活个几年。
然而这些铜钱,对于徐旭来说有用,不能全部换成粮食了。
既然决定要建造书院了,那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书。
一个书院,若是没有书,那还叫什么书院。
徐旭可以从五姓七望那边搞来钱财,粮食,但是却不能搞来书籍。
因为对于世家来说,书才是他们真正的财富。
知识才是他们把控天下最强的武器。
若是天下民智一开,那么世家将成为一个过去式。
只有民智未开的愚民,才是最好糊弄的。
这一次的会议还在继续,只不过徐旭说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风不止.xy 作品《大唐从太极殿开始打卡》第13章 败家的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