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邮件,不是公函,所以佳公子的信件内容随意得很,但还是很有条理的,也大体说了那么几件事,当然,肯定是关于那三样材料的。
先是红薯。
佳公子为许广陵的事专赴红薯种植区,但作为一个美食专栏作家,所谓摸蛤兼洗裤,来都来了,这一趟跑他也不可能仅仅只是给许广陵买点红薯就算完事了。就如一个商人出差某地,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后不顺便了解一下当地的物产又或者行情什么的,那能叫合格的商人?
所以到了种植区之后,佳公子如别人游览风景名胜一样地参观了红薯种植区,其间甚至还以自己那小有名气的专栏作家身份联系了区政府,结果不知道是不是政府冗余人员太多,居然还真买他的帐!
不但派了一个小伙全程陪同他“旅游”,参观完了,不需要再怎么瞎跑腿的时候,甚至还把小伙又给换成了漂亮妹子,陪同他在最终选定的小镇对村民进行随意性采访什么的。
说着这事,佳公子不无得意地在信件里炫耀:“哥就是这么帅,这么能!老三,如果换成你,能有这待遇么?”
那还真没有,不可能有。
许广陵服气。
然后就是转到红薯而且是黄心红薯的事了,佳公子告诉他,据当地的种植户讲,这种黄心红薯是不适合做粉条的,也根本没有人会用这种红薯来做粉条,找遍全国都找不到!
“啥子?这种地瓜做粉?要被戳脊子额!”
佳公子模仿着当地人的语气,告诉许广陵,用这种红薯做粉条,极不划算,也极不合理,不合理是这种红薯含的粉少,天然地就不适合做粉条,就像用小子或无子西瓜做烤瓜子一样,属于瞎搞,不划算当然也是同样的理由。
然后在采访中还有一位老大爷说了一件也许有用也许没用的事,而且这事的可靠性也根本无法验证:
“其它红薯烤了吃会上火,这种红薯不会,吃再多都不会,以前当地有个大户人家,家里堆着很多很多金元宝的那种,什么金贵东西都吃得起,但人家不吃,早晚就吃这种红薯,吃红薯稀饭,吃烤红薯,吃薯叶包子,他们一家都很长寿的。”
上不上火什么的好说,但后面的这个事……
第一这事不知真假,老大爷也只是听他爷爷说的,而非亲见;第二,那个年代,“大户人家”,或许天然地就长寿,和红薯什么的可能毫无关系;第三,或许那个大户人家基因优良呢,就算天天吃稻糠都是有可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