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儒道:“为皇上计,臣曾专门研究过,臣以为,之所以有人会把之称为异声,皆因对之了解不够所致。
据臣了解,他们虽有些言过其实之言,其宗旨却以宗经复古,切实尚用相号召,切磋学问,砥砺品行,反对空谈,密切关注社会人生,跟皇上所倡导的并无二致。
其实,除了‘复社’,‘仁会’在民间也有所发展,他们以救饥、衣裸、施诊、葬死、舍旅、饮渴七端为急务。
他们之所以会产生和发展,时代发展使然。皇上不是也重用徐光启了吗?怎么能说他们祸乱天下呢?
臣以为,朝廷宜加以规范限制,切不可为之再兴大狱。就似杨鹤的招抚,既然能让之为我所用,何苦非要去逼他们呢?”
周延儒说这番话,除了他对复社和仁会并无恶感之外,更要限制温体仁。
他早已感受到了温体仁野心的膨胀,所以,他总在低调自保,但他不能任由温体仁逾越他的底线:“不是吗?他向皇上说这些啥用意?咱作为首辅,纵使他说的都对,他让咱落在他的后面,岂不是要让咱难堪?哼,休想。”
温体仁在想:“哦,他这是准备跟咱开战哪。好,来吧,就从今天开始。”
暗想着,温体仁抬头去看崇祯,但见崇祯沉思着,待要说话,崇祯已道:“周爱卿所言在理,好吧,对复社、仁会等只作限制,不兴大狱。”
“他妈的,皇上还是信他姓周的更多些。”暗想着,温体仁泛上来的搏斗欲淡了下来,心里却愈恨,又不敢声张。好不容易捱到了散朝,回到家里,忍不住破口大骂。
骂毕,仍是余恨难消。又度日如年地过了几日,温体仁命亲信上梳,揭露吏部尚书王永光参与锦衣卫卖官鬻爵。
崇祯最恨官吏结党营私,又觉得上次朝会博了温体仁的面子,想都没想即命温体仁草拟了一道诏书,罢免了王永光,由温体仁的同乡闵洪学替补。
温体仁暗暗自得,退朝后,即于亲信弹冠相庆,彻夜不眠。
王永光于1628年由户部尚书专任吏部尚书,一向支持周延儒的正确主张,理所当然地被认成了周延儒一派的人。
事实上,因为王永光太过清廉,周延儒却并不想把他当成自己人。
纵使如此,周延儒还是不能容忍温体仁的挑衅,密令亲信连夜上梳,揭露大学士钱象坤、户部尚书梁廷栋、巡抚刘可训通同作弊、卖官鬻爵:“哼,你搞掉我一个,我就搞掉你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