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外人看来是出丑的做法,只要能让夫人大笑起来,大将军从不会顾忌世人的眼光。
当下便是如此,大夫人虽是在挣扎,却也是笑得很开心。
★★★
楼船行至青溪中桥时,停靠在了渡口旁,李峻与裴璎几人下了船,步行向不远处的东海王府。
之前,李峻让人提前到王府中递过拜帖,当一行人来到府门前时,看到裴太妃带着下人站在那里,笑望着正快步上前的李峻与裴璎夫妇。
“阿姐,您怎么能出门相迎呢?这岂不是显得二郎一点规矩都不懂嘛!您该安坐在家里,等着二郎与璎儿拜见才是呀!”
李峻在向裴太妃躬身施礼的同时,也笑着埋怨了一句。
这种埋怨里透着浓浓的亲情味,听得裴太妃十分受用,也发自内心地觉得李峻真是一个精明透顶的人。
就身份与地位而言,裴太妃远高于李峻,若以两人的关系辈分来论,裴太妃为长,也没有出门相迎的道理。
然而,所谓的长幼尊卑在实力的面前不值一提,如今的李峻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李世回,就连天子都要亲自出宫相迎,又何况是她这个孤寡的女人呢?
“二郎,你如今可谓是朝中炙手可热的权臣,阿姐要是不亲自出迎,恐怕阿姐的这个弟弟就不会再登门了。”
裴太妃打趣地说着,轻拍了一下上前扶住自己的裴璎,笑着继续道:“阿姐就剩你和璎姑娘两个家人了,还不得好好哄着你们。”
裴太妃说的是事实,她真的没有亲眷了。
在那场劫难中,除了裴太妃之外,东海王府的所有人都惨死在汉国匈奴军的刀下。若不是李峻在偶然间的搭救,恐怕饱受凌辱的她也不会活到现在。
“璎儿,您看看,阿姐这是怨我不常来探望呀!”
李峻上前扶住裴太妃的另一只手臂,一边迈步进入府门,一边继续道:“阿姐,二郎不是住得远嘛!让您到梁州住些日子,咱们姐弟也能多亲近一些,可您又不过去,况且我一个守边的大臣,哪能总是无故地往京都跑呀!”
之前,李峻的确邀请裴太妃前往梁州游玩。
他主要是希望这个阿姐能离开是非之地,不要搅进建康这个乱局中。然而,裴太妃为了某些计划的实施,婉拒了李峻的好意。
说笑间,众人进入了忆乡堂。
裴太妃招呼着李峻夫妇落座,下人们在递送了茶水后,自觉地退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