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鼓乐中来至穆府。
此刻,新郎官王瑚是绝对的主角,梁州刺史李峻则站在他的身侧,手捧着一个装满金玉珠花与胭脂水粉的大笸箩,一边贿赂着守在门前的丫鬟婆姨,一边大声地催促着新娘上妆出门。
“催妆”,这是当下迎亲时的一个习俗。
新郎在接亲的时候,新娘要以还没画好妆容为理由,迟迟不肯出门,表示自己舍不得离开父母,而新郎这边则要有随从不断地“催妆“,以显示新郎想要娶妻过门的急切。
这一习俗,虽与后世接新娘时的叫门相若,却没有李峻这样大行贿赂的规矩。
得了好处的丫鬟婆姨们自然是心花怒放,不仅不拦着李峻等人,反倒帮着一遍遍地催促着闺房中的穆仙儿,使得穆府的大门处笑声一片。
成都王司马颖与江州刺史王敦并不在迎亲的队伍中,但他们也在穆府的门外凑着热闹。
“哎,别抢,谁再进去催一遍,这盒胭脂就归谁。”
“哎...哎,小丫头,这么小的年纪,你抢这么多干什么?当嫁妆呀?”
“大婶,您都没进去催过,怎么也来拿呀?我一直都盯着你呢!别想耍赖!”
看着李峻一边大笑地分着手中的物件,一边与那些小丫鬟说着嬉闹的话,司马颖与王敦不由地对视了一眼,皆是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此刻,李峻全然没有了往日的威压之态,更没有昨日定盟时的睿智之容,眼下的他就像一个寻常的市井男儿,在为好友的娶妻而高兴,并肆无忌惮地释放着心里的喜悦。
王敦笑罢,颇有感慨地说道:“这就是李二郎,也是那些人为什么会死命忠于他的原因。”
司马颖点了点头,心中亦是有所感叹,他知道自己不会如此,即便是再欣赏的属下,自己也不会做到李峻这样的程度。
就在两人各有感慨之时,穆府的大门开启,两名小丫鬟各捧着一直大鹅走了出来,随后在两名丫鬟的搀扶下,新娘子穆仙儿头顶盖头迈出了府门。
“大轿上前,扶新娘上花轿。”
李峻大喊了一声,继而又笑着对八名抬轿的壮汉吩咐道:“都抬稳当了,否则军棍处置。”
轿子在当下是有的,却不是这个称呼,而是被唤作肩舆,而且也并非是在迎亲时使用,只是一个简单的出行工具。
这个新奇的主意当然是出自于李峻,故此也就有了从未见过的礼俗,更是出现了大红绸缎所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