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记录,司马乂没有这样的與图。
大的谋划暂且不说,司马乂仅凭这些细节就觉得李峻是个用兵的能人。
另外,为兵为将者,杀戮是常事,司马乂本身就是个杀伐果断的人。
若是将妇人之仁用于战阵之上,被杀就成了必然,慈不掌兵便是如此。
司马乂知晓李峻善战,但他却发现李峻并非是个冷血的人。
司马乂让人去过坪乡,也让人到荥阳探访过。在他看来,李峻的一些作为简直就是个宅心仁厚的君子,体恤贫苦的好官。
这样的人虽也有无情之时,但与冷血却毫不相干。
洛阳城内有多少这样的朝官呢?洛阳城外又能有几个如此的将军呢?
当下,长沙王司马乂对李峻不存任何的疑心。
他决定在此役后要重用李峻,让李峻辅佐他来平定这个即将崩塌的王朝。
“世回,晋阳城与濮阳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司马乂知晓东海王的征讨大军陷入了困境,这原本也是在计划当中,但他没想到一开局便会如此,这让整个计划处于不利的状况。
东边战事的情报多数来自于荥阳,司马乂也只有依靠李峻才能详细了解那边的战况。
“不太乐观,东海王的几路兵马都被缠住了,属下已经通知荥阳兵骑驰援苟晞了。”
苟晞心向长沙王府,对其救援本无异议,但李峻还是解释道:“明公,东海王延误了战机才会如此,但他不能败。”
李峻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司马乂也清楚东海王不能败的原因。
如果全部的压力都逼向洛阳,司马乂抗不住,洛阳城也根本守不住。
司马乂点头道:“本王明白这其中的利害,我已经让常山王舆领兵攻击邺城了,希望能缓解并州的压力。”
李峻知晓司马乂在各处都隐藏了一些兵力,能在此时调动这些力量,足可见司马乂也是在做最紧要的一搏。
“明公,邺城的右路军已经临近孟县,咱们的水军也在大河上布置妥当。属下觉得应该在孟津一线做一次阻击,杀一杀那些人的锐气。”
想将邺城的右路军拦在河阳,仅凭荥阳的水军是无法办到,李峻不会固执到赔上自己的全部水军。
邺城右路军入孟津是个必然,如何应对才是关键。
司马乂赞同李峻的提议,他知道眼下洛阳城的兵力根本守不住河桥,就算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