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建胜利号那样的巨舰。
“想想这样的场景,她能装备两层甲板的大炮,能承载更多的货物,有了她,您的的海军完全能够制霸海洋,您的商队甚至可以轻而易举地绕过角湾,直接和更遥远的东方诸国展开贸易,而沿途我保证没有一艘船能给她造成威胁。”
保罗曾经让船厂的高层们给他一个后续的发展建议,班杰明和鲁宾在讨论的时候,老船匠想进行跨越式的发展,一步到位建造真正的风帆战列舰,而主管鲁宾则坚持一步一个脚印,从小到大地逐级建造。
最终鲁宾以船厂主管的身份压倒了老船匠,在设计新船的时候采取了保守的方案,制造了这艘双桅横帆船模型。
班杰明暗暗抱怨:“真是的,明明比我年轻,胆子却连我这个老头都不如。”
“嗯!其实我还是赞同鲁宾主管的这个思路的。”
在听取了二人的分歧后,保罗还是觉得主管鲁宾的思路比较稳妥。
从小到大的逐级建造,虽然慢了点,但成功率高啊,造出来的船起码能用,直接一步到位的话固然很有诱惑力,但是失败的风险也很大,万一失败的话,大把的金钱打了水漂不说,浪费的人力和工时也是保罗所承受不起的。
他想起了瑞典的“瓦萨号”,那简直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蠢驴——哦不,是瑞典,在加入三十年战争中的新教阵营后,为了保证波罗的海的制海权亟需发展海军,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大建”计划,而瓦萨号就是海军强军计划的产物。
当时瑞典在位的国王是古斯塔夫二世,号称“北方雄狮”,这位大帝可谓是一代军事天才,在陆地上把天主教联军打得一败涂地,一下子扭转了当时的战局,保罗的诸多军事改革中就有很多内容参考了这位著名的国王。
但他在海军方面完完全全就是个外行,他不顾现实地下令必须尽快建成瓦萨号,以便投入对波兰的作战。
船只的设计和建造人员们在时间不足的情况下,不得不加快速度赶工,当时远在波兰的国王又一次次地提出推翻原有设计的新需求,在古斯塔夫二世的命令下,瓦萨号的设计从单层火炮甲板变为双层,以装下多达64门火炮。
而瑞典造船厂对于制造这样的双层大战舰毫无经验,没能周全处理加高的船体带来的重心问题。
在一心要对国王献媚的朝臣们的影响下,为了气派而设计的上层建筑有些过于高大,此外还有许多巧夺天工的“歌颂型”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晓木生 作品《钢铁,枪炮与穿越异界的工业党》第145章 后续造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