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仅仅是部队,眼下东北地区各行各业都能明显感觉到山雨欲来,大战将起。
在命令部队集结的同时,关东军司令部再一次下达了更为严苛的物资征集令。相比于之前的各种政令,这一次更加的严苛。
甚至于日本人专门以命令的形式规定,不准中国人吃大米的,只要中国人吃大米就算是犯罪。
尽管这个规定早在1932颁布的米谷管理法中就有规定,里面曾明确提出,稻子属于甲类粮食,只能让日本人吃。如果中国人拥有甲类粮食,或者有中国人吃了甲类粮食,那就相当于犯罪。
但是当时这种规定也就是只是在城市实施过一段时间,且管理的也不是很严格,很多中国家庭还是可以买到大米,也可以悄悄吃大米。
然而,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日军在各个战场都呈现颓势,日军物资匮乏的弊病越来越明显,所以对物资的管理也就越来越严格。
众所周知,长时间的战争需要物资的支援,而粮食就是战争必需的物资之一,如果没有充沛的粮草,根本无法支撑任何战斗。
眼下日本人在各地都有战争,随着战场的不断扩大,需要的粮食也就越来越多。
除了东北的日军需要大米之外,在其他地区作战的日本人,也需要粮食的补充。
此时东北人所种的大米,就成了日军国内以及对外战争的重要物资,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东北地区生产的大米和白面被作为物资运往其他地方。
如此一来,本地区的粮食就会十分紧缺,所以关东军对与所谓的米谷管理法的实施便变的严苛起来。
不仅仅只是大米,眼下绝大多数的物资都被划归了战略物资,禁止私人买卖。
即便是买卖,也都转入了满铁的专营项目,包括马铮曾经红极一时的超市项目此时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这还好一些,最让人无语的是,很多工厂全都被军队直接征用,工厂的企业主是欲哭无泪。
不过这些都和马铮没有什么关系了,早在去年桥本纯子决定听从马铮的安排前往美国的时候,他们就暗中出手,将绝大多数的工厂企业都卖了。
虽然也留了一些,但都是煤矿、铁矿等工矿企业,这些企业一直以来也都是在的关东军的“指导”下生产,受到的影响并不大。
至于那些遍布整个东北的超市,虽然受到了影响,但是由于其中一部分利润是直接分给关东军的,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