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轰...”
“哒哒哒...”
攻山作战是从上午八点半开始的,前山后山的日军同时发动进攻。
但是日军的进攻刚开始就遭到了铁血团的猛烈抵抗,在前山,日军出动了一个步兵中队的兵力,向着老何家岗子外围的第一道防线发起攻击。
然而这第一道防线可是马铮亲自布置的,是利用入山口地形南低北高且面积狭小的特点改造的。
改造之后,入山口这边一共形成了一道由战壕和大小堡垒组成的阻击防线,受地形影响,这里只需要布置一个排的兵力,加上5挺重机枪和8挺轻机枪,就足以抵挡得住敌人几百人的进攻。
要是弹药足够的话,就算是一个大队或者是一个联队的敌军也别想拿下这里。
因此战斗一开始小鬼子就遭到了致命打击,13挺轻重机枪以及数量众多的步枪将上山的路封了个严严实实,彻底的堵死了小鬼子上山的路径。
一个上午,黑石武城组织了5次进攻,但都被铁血团一营打退了。
厚厚的碉堡都是用大青石加一层层木头以及夯土构筑而成,虽然没有钢筋水泥,但是坚固程度却一点都不差,而且除了机枪射击孔外,所有的碉堡都一样,根本就没有设计漏洞。
日军方面试着用步兵炮进行射击,结果却发现九二式步兵炮的炮弹正面击中对方的碉堡,就像是挠痒痒一样,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威胁。
而所部此次也就携带了几门步兵炮和小口径的迫击炮,至于更大口径的山炮和野炮根本就没有携带。
倒不是第四联队并没有装备,而是确实没有携带,原因是山炮和野炮都太重了,尤其是野炮,重达1.6吨的重量走在东北这种基础设施落后的地方,那简直是在遭罪。
那么重的重量压在铁质炮轮上,一下子就能陷到土路上,不管是马拉还是汽车牵引,速度都快不了。
再加上在大岛陆太郎等人看来,堂堂第四联队的精锐对付一帮土匪还用得着大口径的火炮?
甚至于战前他们统一的想法就是,大日本皇军往支那人的老巢前一列对队,对方很可能就会乖乖投降。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一上来对手就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
这坚固的碉堡防线直接将他们千余大军挡在了入山口,拿不下这里就不要提其它的了。
既然小口径火炮不管用,而大口径炮又没有携带,那就只能让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