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战场的情况。
接着东升的旭日,他看到陡峭的悬崖两侧到处都是喷射着钢铁子弹的火舌,仅仅一侧的就有几十处,两侧的话数量就更多了。
如此强大的火力,这还是所谓的匪兵吗?即便是黑龙江的那位马小个子的东北军恐怕也没有这个火力吧!
再看自己的部队,死的死,伤的伤,横尸遍野,宛如到了修罗地狱!
尽管现状令他愤怒,但是喜多诚一还是强令自己冷静下来,他很清楚越是危急时刻越需要冷静的头脑,不然做出的决定可能会让自己步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眼下之际已经不可能继续追杀那些支那人了,能突围出去已经是老天保佑了。
前面的路由于不知道情况,所以不能从前面突围,只能原路返回了。
确定了突围路线之后,喜多诚一当即对着身边的几十个鬼子兵吼道:“山崎,火力掩护,命令所有人立即原路返回!”
随着喜多诚一的命令,喜多诚一身边的鬼子兵当即对着山崖两侧开火,同时招呼前面的鬼子兵撤退。
这个时候鬼子兵的素质就体现了出来,仅仅只是一个命令,前面四处乱窜的鬼子兵就迅速相互掩护,然后向后退去。
马铮看在眼里,却没有办法阻拦,因为兵力有限,他们并没有布置扎口子的部队,眼下如果想要全歼这帮鬼子兵,唯一的办法就是吹响冲锋号,而后冲下去与小鬼子进行肉搏。
但是马铮略作犹豫,最终还是没有下达冲锋的命令。
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马铮对于小鬼子拼刺刀技术的忌惮,侵华日军的枪法和白刃格斗是出了名的。
根据战后的诸多史料披露,抗战初期,一个鬼子兵可以同时和三个中国兵拼刺刀,而两个日本兵背对背时,七八个中国军人围着也没办法。
这不是吹牛逼,而是真实的情况,日军在拼刺刀方面的实力放眼全世界那都是能排到上数的。
当然了,日军热衷于白刃格斗有很多原因,首先就是缺钱。
二战各军都有一个共识,“冲锋枪+手榴弹”是近战金不换,其中以德军最具代表性。
然而冲锋枪虽好,但日本国力经不起这样的消耗,他们更愿意相信刻苦的训练能使“白兵万能”。
此外,白刃战最能体现武士道精神,是他们认为最光荣的一种战斗方式。
因此,日本男子从小就要定期接受射击和拼刺等技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