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带三尺青锋,立不世之功,而这些便是他们立功所需的青锋…
如今在青州,又有谁挡得住下面的这些军马…
只是在得意的同时,却也有人心中担忧。“主公,前番所为,大大的得罪了那些世家,还望主公多多小心啊…”开口的却是严绍的一个幕僚,这个人到不是什么经天纬地之才,只是于政事上很有一手,算是原来严绍所招募的许多人才中的一个。
虽说这些幕僚之中,一个有字号的也没有。但是严绍也不可能真的只收那些历史上有名号的,把其他的都排斥在外――――――他在能耐,也不可能把三国时期的所有武将都记得牢牢死死的对不对?
至于那幕僚口中的事,却是严绍先前所为的一事…
作为青州难得的乐土,在其他几郡饱受黄巾之苦的情况下,自然会有许多百姓自发的迁往北海。就如历史上百姓迁往江东跟荆州一般。
问题是这些百姓都是逃难来的,身上很少有足够的财资让他们在北海安顿下来。
往年这就是各个世家收获的时候,毕竟想要在乱世中挣扎出来,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卖身于豪门中做个家奴。或许没了自由,也成了最低贱的下人,可也总比饿死在乱世中做个死人强。
而对于世家们来说,这也是个丰收的季节,毕竟还了个时候,想要用这么小的代价买到如此多的人,也是比较难想象的。
偏偏这次严绍插了一手进去,搅了这些人的买卖…
百姓迁入北海,严绍也没有多想,作为一地官吏,首要职责就是让治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不敢说让他们过的有多好,至少也不能把他们全都饿死了。
如今许多百姓投奔来北海,严绍又怎么可能让他们继续在火坑里煎熬?
只是就这么白白养活?那也是不可能的。北海虽然富饶,可地主家也没有余量,几万张最摆在那里,就算严绍再能耐也养不活。
最后己经思索,总算是想出了一个安置百姓的办法,那就是屯田。
历史上屯田其实早已有之,秦代以前,每次战争持续的时间都不长,所以也就无需建立粮食生产后勤基地。秦始皇与匈奴交战的时候,最先遇到这个问题。‘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此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徒适戍以充之。’这可以说是屯田的前身。
严绍将逃到北海身无分文的百姓,以50人为一屯,迁到那些无主或者是荒芜的土地上,让其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