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感动华夏年度人物、全省十大杰出青年解轩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市殡仪馆隆重举行,市委主要领导干部,解轩的亲属,以及社会各界群众代表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电视屏幕上,衣着靓丽的女新闻主播语调低沉的播报着新闻稿件:“遗体告别仪式上,市委书记为解轩同志致悼词称,在暴恐分子手持武器向无辜民众疯狂扫射的危急时刻,解轩同志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毫不畏惧的挺身而出,与凶残成性的暴恐分子进行了激烈的搏斗,用鲜血和勇气挽救这座城市于危难中,用英雄般的壮举诠释了新一代“四有”青年的可贵品质……”
“英雄就这样毫无征兆的离我们而去,这是我们谁都没有料想到的结果,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竟然能促使这样一位拯救了城市的英雄最终走出这样的一步?下面就请我们连线本台的特约评论员,心理学专家王大林教授。”镜头切回演播室中,画面从中央位置一分为二,右边出现了一张戴眼镜的中年人的脸,新闻主播面对着镜头继续说道:“王教授,请问您对这件事情有什么样的观点和看法呢?”
“好的主持人。”王教授神采奕奕的对着镜头说道:“解轩同志的离去是我们谁也预料不到,也无法预料,也不想预料,更不想见到的结果,对于导致此结果的原因,据我个人分析有以下几个不同的方面。”
“首先,就是有关部门对解轩同志的心理疏导不够持久,不够充分,也不够深入,更没有长期的观察和定期的关心抚慰。据我从公安/部门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尽管解轩同志已经接受了为期三个月的心理疏导,但在这之后就一直没有执行过本应执行的长期的心理状况观察,所以,对于解轩同志是不是真的迈过了心魔这道坎儿,我们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其次,应该与解轩同志本身的个人经历有关,从一开始,解轩同志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市民,他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没有强健的体魄,也没有坚韧的精神,更不知道在手刃歹徒之后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从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的走访调查中可以明显的看到,解轩同志在回归正常生活后,多次且不同程度的在公众场合中表现出了焦躁、易怒、偏执和歇斯底里等状况,这就更需要长期科学系统的心理疏导和情绪平复,但主管部门很显然是遗漏了这一点。主持人。”
“那我们又能从这件事情中得到什么呀的经验和教训呢?”新闻主播接着问道:“王教授请您再谈一谈。”
“好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