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斧牛排:擂牛带骨眼肉,因其独特的双脊骨双肋排结构,每只牛可取26只完整战斧,标准长度75厘米,重6公斤。
牛排新鲜完整取下,以本系统提供恒储柜冰鲜层冷藏至少十小时。
制作菜肴前以大粒海盐及黑胡椒碎腌制30分钟,入铁板煎至双面焦香,干红葱,辣椒,月桂叶,整头大蒜,牛油放入烤箱,熟后即成。
上菜时以火酒点燃,燃以魔鬼椒粉末,
提升筋肉强度,增加耐受力,勇猛无敌者,方可享此菜肴。”
战斧牛排源于大灾变前,印第安语的说法为“Tomahwakcut”,意即斧头,是牛肋骨部位一种特定切法。
对牛只的年纪,所用的饲料以及牛排的尺寸都有相当有严格的标准,通常约6个月大的小牛在戒奶之后喂养70天再进行宰割,于肋骨部位切出长约30厘米的骨头以及重约1公斤之连肉骨,由于形状像斧头,于是称之为战斧牛排。
一头牛只最多只能切出9~10份战斧牛排,尾段肋骨因为太短而且肉不够肥厚故不能切成斧头状。
这样奢侈的吃法在大灾变之前一度非常流行,一份战斧牛排大概是5-6人的分量。
可以预见的是,林愁几乎找不到系统菜单中的所有香料。
“不管了,先搞定这只擂牛。”
林愁感觉很哀怨,这黑心系统越来越丧病了,这TM真是末日系统来的?
当然来说,讲究的厨师像做出一份完美的牛肉菜肴,是要从杀牛开始的。
大灾变前老一辈人杀牛,“点穴”是最好的手段。
牛通人性,杀牛之前,不能面带杀气,让牛看见刀子,这样死去的牛肉据说会苦涩僵硬。
最好的屠夫会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用手轻轻抚摸牛脖颈位置,待脖颈位置隆起一个兵乓球大小的鼓包,从这个位置点穴杀牛,牛不仅毫无痛苦,而且肉质更加鲜嫩美味。
好的,现在让林愁忽略这个关键的部分,从解剖开始,毕竟这只擂牛已经死于意外,不可能让它重新活过来再被林愁捅一次。
擂牛实在是太大了,林愁破开肚子之后,费了半天力气也没办法把牛分成两片。
毛球从林愁的肩膀上蹦跶哒的落下来,“叽咕叽咕?”
探出无数细丝,束缚住擂牛的四肢,随着林愁砍断骨骼皮肉,牛身打开,“仰面朝天”的摆好了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