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崇祯面前,崇祯一时间有些感慨。
在正统历史上,鞑清南下,若是南明稍微争点气,就不至于彻底灭亡。
可中国古代历史,最可气的就是南明史,这群蠢货就没干什么好事。
那为什么这次南京反抗如此剧烈?
也是有原因的。
对于他们来说,鞑清是外族,他们知道外族杀他们不手软。
而朝廷的军队终究是王师,他们认为就算皇帝再残暴,也绝不会真的把南京城给轰烂,毕竟太祖皇帝的陵墓在南京。
就是这种心理,让他们认为只要把事情闹大,抵抗剧烈,皇帝一定会妥协。
可没想到,皇帝真的就狠心用大炮轰南京,甚至不惜在南直隶大肆屠戮,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圣名,完全不在乎自己在史书上的名誉。
吏部最近办事效率也非常高,王永光最近组织人连夜加班加点,南直隶的知府人选很快就提报上来了。
所有都是在这几年新政中取得了非常好政绩的官员。
崇祯当然是大笔一挥,全部过。
一切都在崇祯的强压下稳步推进中。
五月二十八日,钱龙锡告老还乡,孙承宗卸任内阁首辅一职,韩爌位列首辅。
原本动荡不安的朝局,出现了新平衡,逐渐稳定。
而南方的局势,正在朝南直隶东部的几个州府扩散。
五月二十九日,一封奏疏,将本来就不安分的东林书院推上了浪尖。
什么事呢?
这封奏疏是温体仁送过来的,说是在五月八日的时候,也就是卢象升刚抵达南京城的那一天,无锡的东林书院的几个学生,打死了无锡县的县丞李松然。
为什么打死这位县丞呢?
仅仅只是因为这位县丞公开说了几句支持朝廷的话,就被一群东林书院的学生冲进衙门里围起来,被活活打死了。
这原本就波涛汹涌,疾风骤雨的常州府,因为这件事,立刻成了整个朝堂的焦点。
而且这件事有一个极度敏感的地方。
什么地方?
里面牵扯到了东林书院。
即便是南京城之乱,也只是以国子监和复社的人为主,东林的人也有,但很少。
但现在呢?
现在是冒头直指无锡东林书院。
要知道,这朝堂上可是有不少东林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