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辞,很爽快的接受了张俊平的好意。
老太太左右也没啥事,就坐在院子里看着张俊平干活。
见张俊平动作麻利的画线,下料,笑着点点头,“不错,小子,你有着手艺,天下都能去的,走到哪都饿不死!”
“刘奶奶,您这是打我脸呢!要不是您那碗小米粥,我可就真饿死街头了!”
“呵呵!”想到当时张俊平的狼狈样,刘奶奶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小子那是没闷过弯来,大学生的架子端的太高!
手艺人不丢人!
你是学国画的吧?
知道在过去,画画的叫什么吗?
叫画匠!
地位不比木匠高多少!
想当年,齐白石也是木匠出身,学的是雕花木匠!
小子,记住一句话,骡子马大了值钱,人大了不值钱!
不管是画画,还是做木匠,都要塌下身子,去体会生活,才能有一番成就!
你把自己端的太高,就远离了生活,飘在云端,怎么可能创作出好作品?
齐老的艺术成就离不开乡土二字……”
“刘奶奶,您说的对!我也想开了,什么艺术家不艺术家的,又不能当饭吃!
下午我去找点木头回来,做几个马扎拿去卖,估计比那什么木雕受欢迎!”张俊平苦笑着说道。
昨天的遭遇,让张俊平彻底想开了。
做木匠怎么了?修家具又如何?
邓公都说了,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才是好猫!
在这个年代,艺术家还真没木匠吃香。
当然了,这里说的不是那种大艺术家,比如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设计人民币、设计国旗的艺术界大佬们。
那样的大佬,人家享受的是国务院津贴,自然不能和普通艺术家相提并论。
“小子,你能想开就好,我老太太看你投缘,也希望你将来能有一番成就!
等你哪天真成了艺术家,我出去聊天,也有的显摆!”老太太乐呵呵的说道。
老少两个一边说着话,一边干活,时间在不知不觉中一点一点的过去了。
·········
留在家里干活的张俊平却不知道,昨天他摆摊的地方,有个中年人,正四处寻找他。
这个中年人正是昨天修家具那位大妈的儿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