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亲卫竟然全是同乡…
“以身殉国志比凌云,大宋,不会忘了这些英雄的,你放心,抚恤加倍!”
“亲卫队长王荣,康定元年就跟着末将出生入死,家中只剩老母和小妹,一直耕田为生,家贫…”
李现心中压抑得难受,拍了拍狄青的肩膀:“别说了,都是大宋的好儿郎,等交趾平定,在你老家给你这几十个亲卫竖块碑,我让欧阳相公亲笔题字…”
“果真?”这可是莫大的荣耀,欧阳修如今在文坛可是在冲击领袖的地位,这样的大儒题写的石碑,千金万金都求不来,狄青听了后露出吃惊的模样。
“当然,英雄的事迹就该被千古传唱!”
“末将代弟兄们谢过殿下!”狄青这回坚持爬了起来,郑重给李现行了个大礼,方才重新躺下。
“行啦,咱们都是兄弟,给你交个底,交趾人,快完了!”
……
富良江。
蜿蜒的江面上雾气升腾,四周的群山影影栋栋如同鬼魅,一千余艘大大小小的船只浩浩荡荡顺着富良江星夜南下。
最中间一座巨大的楼船,只在船尾挂了两盏死气风灯,借着满天繁星,一名身姿挺拔的年轻将领巍然屹立在船头,年纪约莫二十有余,身边还有一个更是年轻的青年将领,两人左臂都缠着白布,却是戴孝期间。
年长者为兄,姓种名诂,年幼者为弟,姓种名鄂,庆历五年三月,清涧城城主、环庆路铃辖种世衡病逝,其长子种诂接任知城,在进京领取告身时,被枢密院副使李现发现,截留其告身不发。
后以西贼已灭,清涧城需改军为民的理由,调种家全族移居汴京,五月出征前,调种诂为大理兵马都监、种鄂为大理府巡检,移驻西南边陲。
兄弟二人到达大理之后,即在地方官府的支持下,大理修建战船,整备边军,在接到李现出兵公文之后,两人集结起两万大军,包含五千西藏路弓骑兵,搭乘一千七百余艘战船,满载军备粮草,延沅江而下,二十一日夜,宋军船队距离升龙城只剩百里。
两岸,已经隐约可见地势平缓的丘陵了,渐渐出现了农田人烟,沿途也有守军惊诧,不过马匹哪里跑得过可以日夜兼程的战船呢?
四下里寂静无声,只有船只发出轻微的吱呀声,黑暗中,种诂摸了摸身边的火炮,脸上流露出复杂的神情。
“唉…西北,回不去了。”语气落寞,谁知道,走个过场领个告身,把全